Eastern Philosophy
释
佛教世界观
空间
纵向:地狱、人类生活的大地、色界第一禅天、色界第二禅天、色界第三禅天、色界第四禅天、无色界。
地狱到色界第一禅天+日月=1个小世界
1000个小世界+色界第二禅天=1个小千世界
1000个小千世界+色界第三禅天=1个中千世界
1000个中千世界+色界第四禅天+无色界=1个大千世界(也叫三千大千世界)
每个大千世界里都有一个佛来教化,我们所处的这个大千世界叫做“娑婆世界”,由释迦牟尼佛来教化。“爱不重不生娑婆”,娑婆就是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是什么力量在那里推动它?爱欲在推动。
时间
劫:佛教时间单位。
中劫:20个小劫=1个中劫。中劫也是不稳定的,有四种状态循环出现:空劫(虚空)、成劫(世界开始形成)、住劫(我们生存的时代)、坏劫(世界摧毁)。
“大千世界”下的世界,全都会经历“成住坏空”的循环,只有大千世界独有的“第四禅天”不会毁坏。
大劫:佛教中的劫一般不标明的,指的都是大劫。1个大劫的时间长短说法不一,按最小的算是1劫是13.4384亿年,最大是268.768亿年。
四大与六大
四大:佛教认为组成世界的元素有“地水火风”,称为“四大”。
为物质世界寻找基本元素的做法,在各大原始文明里边都曾经有过,中国人找到了五行,希腊人找出过五花八门的元素,哲学家们争论不休,而印度人找到了“四大”。
“四大”共有四种作用,分别是持、摄、熟、长(zhang3);有四种性质,分别是坚、湿、媛(nuan3)、动。因为这四种作用和性质,所以万事万物才有了千变万化的形态和生老病死的流转。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由“四大”构成的。“四大”配方上的小小差别造就了相貌和体型的不同。我们的吃喝拉撒本质上就是不断用新的“四大”来替换旧的,所以我们的身体,本质上和阿能诃鼓、忒修斯之船没有什么两样。
六大:在“四大”之外,还存在两种基本元素,分别 是“空”和“识”,和“四大”一起合称“六大”。
这里的“空”并不是“缘起性空”的“空”,而是指空间,万事万物的存在和运动都需要在空间里进行。
“识”就是意识,人有人的意识,动物有动物的意识,意识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在“六大”当中,前五种都是物质性的,物质在佛学概念里叫作“色”,所以这五种物质性的基本元素属于“色法”。意识作为精神性的基本元素,属于“心法”。
你身上的任何一个部分,任何一个元素,包括意识,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也不能自主行动,而是在因果律给定的条件下,向着因果律给定的方向上活动的。
你所以为的你自己,其实不过是一堆基本元素在因果齿轮上不由自主地各自运动罢了。这个道理就是“四法印”的第二项:诸法无我。
所谓“无我”,并不是说我这个人作为“六大”的聚合并不存在,而是说“六大”的聚合体并不存在某个主宰。
佛教无侵略性
佛教和其他宗教不同,是没有”侵略性”的,侵略性是指迫切希望别人入教,极端情况下会采用暴力手段惩罚异端思想,发动宗教战争。佛教在2000年的历史中从未有过任何一次因信仰发动的战争,真正的佛教徒都是自主选择的结果,而自主选择是值得尊重的。
佛学的两条基本理论
佛学得两条基本理论,是万法缘起(属于哲学)和轮回(属于神学)。
缘起性空,佛教各派主要的分歧是“空”,原因在于这两条理论有一个矛盾:既然“无我”,那在轮回中承受果报的主体是谁呢?
万法缘起(dependent arising)
因缘,因是内因,缘是外因;法在佛经中大多时候指“万物和一切现象”。因此,万法缘起指一切事物都有一个本源。
推论一:佛教没有创世论,也没有创世神。假设世界有一个本源,那么根据“万法缘起”,这个本源一定还有一个本源。
推论二:法无自性。世间万物都不能脱离因缘而独自存在。例如,木匠不去制作桌子,或者制桌子的材料不够时,说明桌子存在的因缘还没聚合,桌子还不能出现;条件都具备了,桌子存在了,假如有人把桌子的钉子拔掉了,维持桌子的因缘就消散了,桌子也就不存在了。依赖于外界条件才能存在,哲学上叫“不能自存”,佛学上叫“没有自性”。
推论三:“万法无常”,万物都随因缘聚散而不断变化生灭。“无常”不是最常用的说法,佛教最常用“空”来强调事物虚幻的本质。“色即是空”、“色不异空”、“空色不二”。
推论四:“无我”,“我”也是万物,所以也是无常的,不论是肉体还是意识。凡是涉及到灵魂的概念,如灵魂出窍、灵魂附体,都不是佛教的说法。
法执:认为万物实有。
我执:认为“我”实有。普通人以为的“我”只是一种错觉。这种错觉,在佛学概念里叫作“假有”,可以翻译为“虚幻的存在物”。普通人缺乏智慧,误以为“五蕴”、“六大”的聚合是独立自存,可以自主的,也就是错把“假有”当成“实有”,这种误解叫作“我执”。
因果报应
佛家讲因果报应,反对宿命论。
众生做的事情叫“业”,“业”按照因缘规律产生的后果叫“果”,或者“报”。
唯物主义的因果关系是物理学的,没有人去惩治凶手,罪犯就一直逍遥法外;佛教的因果关系是善恶到头终有报。因果不虚,因果报应是确实存在的。根据因果报应,造了业还没受报,就一直处于欠债的状态,只有受了报了,才能“消业”。不同的业不能抵消,杀了一个人,同时救了一百个人,是两回事,一码归一码。
“业”分很多种,做事造的业叫“身业”,说话造的业叫“口业”,想法造的业叫“意业”。从善恶的角度来看,善念、善言、善事造的业叫善业。恶念、恶行、恶事造的业叫恶业。不善不恶的业叫无记业。善业得善报,恶业得恶报,无记业不得果报。
不只是古印度,人类各个文明早期都有类似因果报应的概念。我们今天的基因大致形成于原始部落时期,生存环境的残酷迫使人们合作,带有自私基因多的部落被淘汰,而生存到今天的部落,成员一定会带有“道德审查”的基因。这种基因对那些只索取不付出的人会产生本能的、不可遏制的痛恨感。这种基因保存到今天,让我们产生了很多习俗,比如喜欢聊八卦(八卦的内容多是对别人的道德评价),比如对新闻中不公平的事愤愤不平。
因果报应并不能推出决定论。决定论:人类没有自由意志,每个人的思想行为都是其他事物因缘和合的结果。例如,当我拿起面前的杯子的时候,拿起杯子的这个念头,不过是之前种种因缘的结果。
因果报应的规则是不能改变的,就像物理规则不能改变一样。但人类有自由意志,可以凭借自己的意志去做好事,就像可以遵循物理规则造出飞机。
轮回是万法缘起的推论
因为存在着不断的因果报应,才让生命不断地在轮回中生死相继。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从轮回转世的角度说,这句话确实成立。
大小乘的区别
释迦牟尼去世很多年后,印度佛教内部对教义有了很大分歧,新出的学派管自己叫“大乘”,可以携带芸芸众生的大车,管原先的学派叫“小乘”,一辆只能自己乘坐的小车。
大乘又称汉传佛教,小乘又称南传佛教。
分歧一:对事物本质的理解。
小乘各宗有不同的观点,有些极端观点认为“万物实有”、“万物虚无”;大乘认为万物的本质不能正面描述,这个状态叫“空”。
分歧二:小乘只讲自己修行;大乘讲普度众生,经过无数的轮回,“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众生与我都有亲情关系,也要帮他们超度。
分歧三:小乘认为人跳出六道轮回后只能成为“阿罗汉”,阿罗汉上还有佛,凡人成不了佛;大乘在阿罗汉之上、佛之下又加了一个“菩萨”,菩萨有能力成佛,但他们有例如“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本愿”,实现本愿才成佛。阿罗汉、菩萨、佛之间的“等级”,不是行政等级,而是一种学位,表明修行者在佛学上的造诣,用佛教术语说叫“果位”。
分歧四:涅槃观。小乘认为涅槃就是灭除欲望不再造业,也就是消灭了一切思维和肉体,达到什么都没有的状态,和唯物观念中的死亡很像;大乘认为达到“空”的状态就是涅槃。
分歧五:凡人能不能成佛?小乘认为不可以,世上只有释迦牟尼一个佛;大乘认为佛和众生的本质没有什么区别,都是“空”,人人心中都有佛性,都可成佛。
中观学又称“大乘空宗”,唯识学又称“大乘有宗”。
中观学
印度佛学家龙树提出。
中观学认为“万法实有”和“万法虚无”这两个观点都太极端,事物的本质应该是“假有”。因果报应的本质也是假有,完成了相应的果报,业的作用就消失了。
中观学与辩证唯物主义都认为事物是存在且暂存的,前者偏向于“假有”中“假”的一面,后者偏向“有”的一面。
无法用语言从正面描述事物假有的本质。
正面描述一:事物是暂时存在的。似乎桌子有两个属性,用坏之前是实有,用坏的那一瞬间桌子发生质变,变成虚无。
因此,我们只能说“事物不是永恒存在的”。
正面描述二:事物处于连续不断的生灭变化中。似乎是说在时间轴上有许多密集的点,桌子一到这个时间点上就变化一次,像是在闪烁。
因此,我们不能用“变化”一词,只能说“桌子每时每刻都处于既存在又不存在的状态”。
中观学中的八不中道
不生亦不灭: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并不会在生成、毁灭的那一瞬间有什么独特的变化,世俗概念里的生灭,都不能改变事物“空”的本质。
不常亦不断:事物上一瞬间和下一瞬间的状态都不一样,所以事物不是连续存在的;事物上一瞬间和下一瞬间的状态是联系的,所以事物不能说是间断存在的。
不一亦不异:万物的本质都是“空”,但表象都不相同。
不来亦不出(不来亦不去):产生一个事物的原因,既不在这个事物之外,也不在这个事物之内。通过举反例证明:假设原因在事物之外,那人就不能有自由意志了,或者桃树梨树种到地里面,外部环境一样,但长出不同的果实;假设原因在事物之内,那么事物就可以永恒自存了,与万法缘起相矛盾。
八不中道的表达方式是通过否定来接近事物的本质。就像在数轴两端去逼近圆周率,在色谱两端去逼近桌子的颜色。圆周率在数轴上、某一颜色在色谱上都是稳定的点,而“空”不是一个稳定的点,对任何事物的否定都是对“空”的逼近。
假名:“桌子”是人类为了生活方便,用来指代物品的代号。“空亦复空”,“空”也是假名,“空”这个概念的本质也是“空”的。
庄子的万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血液里遗传悲喜
我们过去总认为遗传都是DNA中基因的事儿,除非突变,其他情况下基因很难发生改变。但是环球科学的文章《大屠杀幸存者可能将创伤传递至后代的基因》说,父母的生活环境和经历可能会从基因层面对下一代产生影响。
比如,研究人员在给小白鼠闻樱花味道的同时电击它们,结果这些白鼠一闻到樱花味就会发抖,有意思的是,这些小白鼠的后代,居然闻到樱花味也会发抖。但正常小白鼠的后代,并不会害怕樱花的味道。
那么人在传递基因的时候会不会也有这种情况呢?
纽约一只研究团队发现,在二战中受过严重迫害的犹太人的孩子,更有可能得应激性精神障碍,这一般是受到创伤后才会有,而这些孩子没有受过精神创伤。这个研究认为,可能是创伤影响了父母的某种激素,而激素影响到下一代基因。比如这些受严重迫害的犹太人,他们的后代的基因都有相同的遗传学标记,而没受迫害的犹太人子女,就没有这种标记。再比如,他们发现,二战中大饥荒的时候怀孕的荷兰女人,生的孩子得精神分裂的几率就比较高。
所以,父母的经历可能会通过基因影响孩子,这项研究成果如果被证实,可能会颠覆我们对演化理论的认识。
常见与断见
广告里说“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是谎话。根本不存在任何恒久远的东西,连佛法也不可能永流传。如果爱你的人送给你一颗钻石,你在感动之下相信了这份爱,那么用佛教的概念来说,你这是陷入了“常见”,错误地认为有些事物是恒常不变的。
那么,如果他(她)不爱你了,离你而去,你从此再不相信爱情,这是不是就合乎佛法真谛了呢?正确答案是:这是不对的,你虽然脱离了“常见”,但又陷入了“断见”的误区。爱情还是有的,他(她)不爱你了,又去爱了别人,你在这一刻心灰意冷了,看不到别处或将来还会有别人真诚地爱你。
要避免常见和断见,走在道路中央,这就是佛法所谓的“中道”。
不断地否定下去,是不是就没有永恒的真理,陷入虚无主义了呢?
佛教明确告诉我们永恒真理是存在的,叫“佛性”,当然“佛性”也是假名。
中观学中的“真俗二谛义”
“真谛”是真正的真理,不能用文字表达;“俗谛”是世俗的道理,是我们从经文中读到的。
我们读佛经最终目的不是要逐字逐句复述其内容,而是要学会真理(“佛性”),学会之后就要抛弃佛经上的文字,“不生众生想”。
孔子“祭如在”
佛、菩萨本质也是“空”,没有具体的形象。拜佛像的目的是在心中想象佛、追求佛性。
顿悟成佛
佛性“不常亦不断”,不能将佛性划分阶段,说“我已经领悟了三分之一的佛性”。
佛性“不一亦不异”,又要根据什么将佛性划分?
所以,要么完全领悟,要么一点也没领悟,不存在一半的状态。
唯识学
概述
玄奘取来的《瑜伽(读茄)师地论》和创立的慈恩宗所研习的学派。唯识学发现并弥补了中观学的一些问题。
问题一:中观学解释了“空”,解释完之后没有回过头来解决轮回的主体“我”到底是谁的问题,而是认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的。“我”的本质是“空”,不能正面描述,我们心中只要产生了“我”的概念,就等于“我执”。
问题二:普度众生,众生的本质是“空”,不能正面描述,那普度的是谁?
阿赖耶识:唯识学认为第三个因缘“识”中有一部分是实有的,不是“空”的,叫“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众生的主体,也是轮回的主体,承载着业,承受着果报。
末那识:让我们产生“我”的概念,由阿赖耶识产生,是“空”的。
六识:眼耳鼻舌身(触觉)意(心理活动)。种种山河大地本质都是虚幻的,都是由六识产生的,故也叫“六根”。“六根清净”就是不产生妄想,认识到世界的虚幻。
首先存在一个实有的阿赖耶识,由它产生代表自我意识的末那识,末那识又产生了六识。破除七识的幻想,剩下纯净的阿赖耶识,就能成佛。
阿赖耶识是一个容器,储存两类种子,“无漏种子”和“有漏种子”,“漏”是“烦恼”的意思,前者纯净,后者则被业污染产生种种幻象。有漏种子产生其他七识。生命造业的结果是熏染种子,被熏染的种子变出的幻象就是生命所受的果报。
转染成净(转识成智):修行不再造业,把有漏种子变成无漏种子。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阿赖耶识不是恒常不变的,不属于“我有”。
唯识学类似主观唯心主义,两者常用的比喻都是做梦。主观唯心主义认为只有我的内心是真实的,其余都是心灵的感受;唯识学则相信自己和其他人的阿赖耶识都是真实的,否则众生、佛、菩萨也成了幻相。
唯识学对六道的新解释:眼前的桌子,是所有看到它的人一起变出来的,表面上看到的书相同的桌子,但具体的感受有所不同。六道并不客观存在,而是由人们的心识幻化出来,恶人的心识变出了地狱,善人则变出了天界。
在各种理性概念中,“时间”和“空间”很难破除。
只有我们发现某种事物发生了变化,才能意识到时间的存在,就算闭上眼,也能通过心理活动的变化感受时间的流逝。从这个角度讲,时间只是依附于事物的一种属性,不是独立存在的。空间概念也是人类外加给事物的。
人类思考任何事物,都不能离开时间和空间。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想象出一个不存在于时间的事物,“存在”这个概念就已经有了时间的属性;我们也无法想象一个不存在于任何空间里的事物,“事物”本身就占有一定的空间。
“客观世界”指的是“外在于我的世界”,“外”就是空间概念。
破除时间、空间概念
破除时间、空间以及其他理性概念,基本上是所有大乘佛教都认同的学习目标。
既然时间、空间只是人用来描述事物的工具,而不是客观的存在,那事物的本质一定是超越时间和空间概念的。破除了时间和空间概念的事物是存在的,就是事物的本质,就是“空”,就是“佛性”。
解释八不中道:不生亦不灭(生、灭本身包含时间概念);不常亦不断(连续和不连续是基于空间概念的);不一亦不异(形状本身就包含了空间概念);不来亦不出(内、外属于空间概念,前因后果则属于时间概念)。
解释“无我”:“我”这个概念包含一连串的心理、生理活动,具有时间属性;“我”这个概念有边界,具有空间属性。
唯识学认为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是心识变化出来的。
天台宗与华严宗
我们不能描述脱离了时空概念的世界,但在逻辑上,我们可以试着讨论一个脱离了时空概念的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两宗都是中国人所创,都试着描述破除时空概念的世界。
圆教、圆融无碍、圆顿:天台和华严认为万物没有高低、层次之分,管自己叫“圆教”,形容万物的关系是“圆融无碍”,对佛法的追求也没有层次阶段,而是一步跨越式的顿悟,称为“圆顿”。
天台宗
十界互具:世界众生分为十类,称为“十界”。从低到高:地狱界、饿鬼界、畜牲界、修罗界、人间界、天上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佛界。前面六个是六道,后面四个是修行得道者。破除空间概念后事物之间没有差别,每一界本身已经具足了全部的十界。
三千世界:每一界都具足十界,那么十乘十一共有一百个法界。天台宗又认为一切法具有十种属性,叫“十如是”,一百个法界乘以十如是,称为千如法界。每一法界又包括“三世间”,因此组成“三千世界”。三千世界就是我们说的万法。
一念三千、一念三世:事物之间没有大小的差别,个体和整个世界之间也没有差别,一个细微的个体也能具足十界。天台宗认为人的一个念头就能具足十界,一念之间就包含了三千世界。
事物原本不存在时间的概念,一念不仅包含此刻的三千世界,还包括过去、现在、未来的三千世界。因此“一念三世”。
佛“性具善恶”:佛的一念之中不只有纯净的佛国,也有其他被污染的十界,佛和众生一样都“性具善恶”。区别是佛“通达性恶”,不会被恶控制。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凡可作圣,圣亦可堕凡,念念之间,自我随时升降。
无情有性:“无情”指植物、细菌及一切没有生命的物体。六道轮回的众生不包括上述。佛要普度的众生也不包括它们。天台宗认为“无情”的事物也包含着佛性。
一心三观、三谛圆融:事物的本质有并列的三种属性“空”、“假”、“中”,合称“三谛”,三谛不能割裂开,任何时候我们都同时看到事物的这三种属性,因此“一心三观”。
当一个事物呈现“空”的时候,“空”这个属性也同时具备了空、假、中这三个属性。这三个属性不是对立的,是相互包容的,叫“圆融”,所以“三谛圆融”。
华严宗
两个比喻:大殿中央放一个佛像,佛像周围上下都放了镜子,中央再用烛光照耀,每面镜子都出现了无数的佛像和烛光。
宫殿用宝网装饰覆盖,网上每个孔都缀着宝珠,每个宝珠里都出现其他宝珠的影子。
事物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又各自独立(镜子与镜子之间独立),事物和事物之间有差异(不同的镜子并不是同一个物体),又没有差异(映照的都是相同的烛光),个体事物可以反映全体事物(一个镜子映照出全部镜子的影像)。
相比天台宗,华严宗对时间、空间概念破除得更彻底:天台宗用“十界”等,不也是在强调各界之间的区别吗?事物之间没有大小的差别,没有个体和整体的区别,所以华严宗认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修行者能“彼一念功德,深广无边际”,把一个念头的功德扩展到无限。
对因果关系的理解:传统佛教认为因缘合在一起产生果;华严宗认为破除时间、空间概念后,就不存在A引起B的线性因果,而是万物互为因果、互相交融,事物也就无所谓生和灭了,即“缘合不有,缘散不无”。
一真法界:万物是互为因果的一体,这个一体既是众生,也是万法,也是佛性,华严宗给这万物取名叫“一真法界”。
总结
唯识宗是彻底的唯心论,它最著名的命题就是“三界唯识,万法唯心”。唯识宗是佛教所有宗派里最有高知倾向的一派,概念最繁琐,理论最复杂,当然流传起来也最难,所以今天已经很难见到唯识宗的传人了。
简单讲,唯识宗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人的某种深层意识——叫作阿赖耶识——创造出来的,所以天堂和地狱其实都在你的心里。
你肯定会奇怪;如果我们一起站在一座山上,你感受到的山和我感受到的山为什么是一样的呢?唯识宗会告诉你,山这种东西是由“共相种子”显现出来的。我们的世界有点像是第一人称视角的网络游戏,每个人都是游戏里的玩家。游戏里的山当然不是真的,但每个玩家对这座山的感受完全可以协调起来。
再看一下华严宗的唯心论,要简单些。唐代的法藏大师是华严宗的实际创始人,他写过一部《华严经义海百门》,经典立意是“一切事法,皆由心现”。这就是说,我们以为的客观世界其实并不客观,都是我们的心显现给我们的各种印象而已。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同理,心有多小世界就有多小。大家觉得须弥山很大,但那只是心里显现成很大的样子;大家觉得灰尘很小,但那只是心里显现成很小的样子。时间的长短同样是心的显现,既然时间和空间都是心的显现那么须弥山当然可以被容纳进一粒灰尘当中,一刹那当然也可以成为永恒。
在佛教的天台(tai1)、华严两派看来,时间和空间都是心灵的认知形式;并且心灵经过训练之后,就可以随意调整这两种形式,所谓“境随心转”。今天我们还常说“相由心生”、“境随心转”这两句话,但涵义已经完全变了。
禅宗
神秀和惠能的偈子:“菩提树”比如众生的俗身,“明镜台”比喻佛性,“尘埃”比喻阻碍人们领悟佛性的种种障碍。神秀说要“时时勤拂拭”。惠能认为,万物之间的差别、人对万物的种种称谓都是由于妄想产生的错误概念。世上没有“菩提树”、“明镜台”,也没有“尘埃”,它们之间不存在区别。当你产生“我和佛性之间有距离,我需要修行”的念头时,这个念头本身就是阻碍你成佛的妄想。这是禅宗的理论基础。
慧能的观点:我们一切基于理性的、去追求佛性的行为,都是执着和错误,所有传统的修行方式都是错的。惠能要破除传统的修行方式。
观点一:佛性不在别处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萨,恰如求兔角。”人们过去以为佛性是外在于人的,存在于遥远的彼岸,这些都是错误的概念。佛性就在自己心中,“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
“回光返照”:我们不要只顾着对外追求真理,而要把追求真理的“光”,返回来观照自己的内心。
观点二:破除外在的修行
既然不需要外在的修行,那出不出家就无所谓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只要领悟佛性,外在的戒律也就不重要了。“得悟自性,亦不立戒定慧。”
惠能还反对坐禅。“道由心悟,岂在坐也。”“住心观净,是病非禅。长坐拘身,于理何益?”
拜佛也无用。“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净观心。”
做善事也无用。“愚人修福不修道”,只做善事不修行的人是愚人。
禅宗还反对依赖佛经。“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
观点三:禅宗怎么对待佛经?
大珠慧海:“得意而忘言,悟理而遗教。”
禅师自己的教诲也不能执着,“我若东道西道,汝则寻言逐句。吾若羚羊挂角,汝向何处扪摸?”
观点四:凡人和众生的区别?
“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
禅宗也认为是顿悟。“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
“一念恶,报却千年善心。一念善,报却千年恶。”
观点五:禅宗顿悟的不同处
竺道生的“顿悟成佛”,认为之前还是需要累世的修行,才能做好顿悟的准备。
传统的佛教认为“涅槃”的特征之一就是肉体消灭,释迦牟尼就是去世以后才成了佛。禅宗则认为不需要修行的积累,直接就可以顿悟,顿悟也不需要等待肉身消灭。“不舍生死而入涅槃,是顿悟。”
各种修禅的方法
即心即佛和非心非佛:既然所有追求佛性的行为都是一种错误的执着,那么“悟”不也是行为吗,不也是一种追求吗?众生已经拥有佛性了,不用再刻意追求,再去追求佛性,就是“头上安头,嘴上加嘴”、“大似骑牛觅牛”。马祖道一年轻时说“即心即佛”,人心就是佛性,求内心圆满就可以成佛。后来他又说“非心非佛”,既然“菩提树”和“明镜台”都不存在,那肯定了“心”和“佛”的存在,已经是错的。
法常:我管你说什么“非心非佛”呢,我自己就说“即心即佛”。马祖道一说“非心非佛”的时候,重点不是肯定“非心非佛”这四个字,而是在否定“即心即佛”四个字。肯定非心非佛和肯定即心即佛一样,都是执着于理性的概念。愚笨的僧人听师父改口说“非心非佛”,自己就点头说“非心非佛”,如此在乎表面文字,得不到禅宗真义。
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既然对佛性的任何追求,包括顿悟在内,都是一种执着,那么修行方法只有一种:放弃任何追求,不用任何方法。修行就是“饥来吃饭,困来即眠”、“热即取凉,寒即向火”。芸芸众生也是在随心所欲地吃饭穿衣,但“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禅宗也不是要求人禁绝一切欲望,“饥来吃饭”的“饥”、“困来即眠”的“困”,这些都是“日常”的欲望。
禅宗的答非所问:禅师们认为所有的理性思维都是错的,他们的答案都是不按理性规则来的,这些回答不是用来告知答案的,而是来阻止学生进行理性思考。
葛兆光:禅宗著名的话头公案就好像打哑迷,谜底千千万万,却又唯独有一个不成谜底,那就是死死扣住谜面的、符合逻辑的直接回答和理解。
禅宗的以不答为答:语言本身就是基于理性的,当我们认真聆听禅师教诲的时候,我们会本能地用起理性思维。面对禅师的答非所问,有些慧根不深的提问者跳不出理性的习惯思维,反而去苦苦思索答案中的含义。
与答非所问相比,更让提问者无迹可寻的,是干脆不回答。比如俱胝禅师对任何问题都伸出一个手指作为回答,人称“俱胝一指”。
口头禅与棒喝:口头禅是用语言来表现的禅语,相应的,也有不用语言来表达的禅机。棒,即求学者向禅师提问时,禅师不用语言回答,直接棒打提问者。喝,即禅师在对话到关键时刻的时候,突然大喝一声,以求让提问者顿悟。当大批笨蛋禅师人云亦云,都学着开始棒喝的时候,棒喝就成了俗套。
狂禅(禅宗的离经叛道):向佛像吐痰、道颜和无著“一丝不挂”、呵佛骂祖“逢佛杀佛,逢祖杀祖”。所有追求都是一种执着,对佛祖、佛经的敬仰也是。用语言描述出来的佛性并不存在,人们的语言都是假相,用虚假的语言去辱骂一个虚假概念描述出来的佛,又算什么罪呢?禅宗这样,算不算“恶取空”呢?
公案禅和颂:在参公案的书中,学习者们先写上一段历史上有名的公案,然后在后面洋洋洒洒地写上对这段公案的理解。在禅宗中,这种研究方法叫“公案禅”或“文字禅”。文字禅发展到后来,有些禅师主张不能用理性的文字注解,而是改写“颂”,也就是写诗。比如前面引一段公案,后面就写上一首诗。
看话禅和默照禅:基于对文字的反对,禅宗又出现了两种新的修行方法。看话禅反对用文字去解释公案,主张对着前辈的公案就用两个眼睛直接瞪,使劲想。默照禅:“昼夜不眠,与众危坐”、“默默忘言,昭昭现前”。
佛学自我消亡
当一个学派走到了一句话也不可说,一说就是错的境地,这个学派也就自我消亡了。佛学在中国发展了一大圈之后,又回到了老庄的境地。这回是用佛性代替了“道”,用“空”代替了“无”,但主张的还是“绝学无忧”、“大道无言”,在拒斥语言的同时也就无法再发展下去了。
禅宗接下来的境地也和老庄玄学一样:因为反对文字,后人就完全失去了对禅宗理解正误的参考标准,人们对禅宗的解释也就各说各话乱作一团了。
狂禅还比老庄更进一步,直接和世俗和礼教对抗。
为什么禅宗能流行?
原因一:中观、唯识、天台、华严各宗理论复杂,一些排佛运动使得寺院经济被大规模破坏,僧人们失去了研读复杂理论的环境,甚至一些珍贵的佛经也在排佛运动中遗失了。禅宗受到的损失最小,它不依赖于佛经,传习过程简单,不需要固定的寺庙。印度僧团禁止僧人参加劳动,而禅宗认为日常生活包括劳动就是修行,“寺庙影响社会经济”这个灭佛的最大动机就不成立了。因此禅宗在会昌法难后逐渐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宗派。
原因二:“天国入场券,越卖越便宜”。
原因三:虽然禅宗不讲逻辑,但没有像玄学那样被抛弃。因为宋以后逻辑思辨的任务被儒家理学扛起来了,失去了逻辑思辨的禅宗,则作为一种艺术境界和人生情趣被保留了下来。
为什么是禅宗中比较保守的一派留了下来,狂禅却消失了?中国百姓的任何行为,必须首先服从于儒家道德,接受宗教时也不例外。济公、鲁智深,喝酒吃肉、杀人放火,但是没有犯色戒,儒家道德里“淫”是大忌。而且他们都尊师尊长。杀的是坏人就不违反礼教。
打着禅宗名义的心灵鸡汤:表面上讲了一个类似禅宗公案的小故事,只是为了最后引出一句人生格言。
天国入场卷,越卖越便宜
季羡林:“天国入场券,越卖越便宜”。大乘代替小乘,小乘出家才能休息,大乘可以在家当“居士”,小乘只能修成阿罗汉,大乘讲人人(除唯识一阐提外)都可以成佛。慈恩宗太复杂,天台讲一念可以成佛,禅宗干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 | 佐证:传教的场面 |
儒家扛起的逻辑思辨
宋朝的儒生们将儒释道进行对比后,认为儒家的弱点是在于没有一套系统的形而上学。南宋儒生们认为应该参考佛家和道家,建立一套儒家自己的哲学体系,努力的结果就是“程朱理学”。
理学沿着中观般若一路走,走到神秀那里停了下来。王阳明则一步跨到了惠能那里。泰州学派则走到了狂禅。
净土宗
净土:净土是一块远离六道之外的美好佛国。很多菩萨的本愿是建立净土,菩萨发愿建立净土,等净土建立好,菩萨就成了佛,可以把尘世间的众生接到净土中,每个净土只有一个佛,所以也叫佛国。
已经建成的净土:阿閦佛净土、药师佛净土(东方净琉璃世界)、阿弥陀佛净土(西方极乐世界)。
转生净土的方式也不难,主要是向该净土的佛虔诚祷告。
净土宗:佛教的净土有很多,凡是希望自己能往生净土信仰,都可以算作“净土宗”。在今天,净土宗一般信仰的就是弥陀净土。
弥陀净土是好处:
环境好。所有女人转生到弥陀净土时都变成了男身。
可以不“退转”。“退转”指众生修成罗汉、菩萨后,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果位还会后退。
往生的难度更低。依靠菩萨、佛的本愿力把我们接到净土,临终时阿弥陀佛会亲自来接引。
对信众的要求很低。
修行方法:一般是口中念佛,诚心想佛。
南无(na1 mo2)阿弥陀佛:南无是梵音音译,大致是“致敬”的意思。
念珠:念一次佛号拨一粒佛珠,方便计数。
带业往生:传统净土信仰认为应该“消业往生”,往生净土前先得把自己的业都消掉。后来净土宗提出“带业往生”。
禅净双修:宋以后中国的佛学界基本上是禅宗一支独秀,其实最流行的还有净土宗。今天大部分寺庙都是“禅净双修”,兼顾两宗。
密宗
作为晚出的宗派,禅宗认为自己比其他宗派更易修行。
密宗认为本宗的修行者能够得到佛的外力(加持力)帮助,今生就可以成佛(肉身成佛)。
密宗鼓励修行者先让自己成佛,等成佛以后再去普度众生,这与大乘修的“菩萨行”有所不同。
密宗最早在印度出现,信奉的是大日如来,认为大日如来有无数的化身,释迦牟尼佛只是大日如来的一个化身。
密宗同时吸收了中观和唯识两家的学说:
密宗吸收了中观学的“真俗二谛义”,认为染净两个世界同样重要,并不是现实世界就虚幻不实,就必须抛弃,因此,密宗很重视现实里的仪轨。密宗认为“染”的本质就是净,因此不排斥包括纵欲在内的“染”法,认为可以通过纵欲离开欲望,这就为其中一些教派允许吃肉、甚至男女双修铺平了理论道路。
密宗不等于藏传佛教:早在唐朝时密宗就在汉地流行,称为“唐密”。藏地的佛教也不只有密宗,也有佛教的其他宗派。
密宗与显宗:密宗称为密,是因为本宗的内容要师父和徒弟一对一传习,不能随便外传。相对的佛教其他宗派被密宗称为“显宗”。
灌顶:因为重视保密,密宗的师徒传承有一套严格的仪式,其过程被称为灌顶。没受过灌顶的人不能修习密宗的佛法,也不能阅读密宗的经典。但有一些咒语是“普传咒语”,普通人也可以念诵,比较有名的是六字真言,称为《六字大明咒》,还有《大悲咒》、《往生咒》。
密宗的修行方法:密宗重视仪式和咒语,修行佛法也很仪式化。具体的方法有三类:身密(特殊的肢体姿势、手势)、口密(特殊的咒语)、意密(内心活动)。
转经筒:为提高念经效率,也为使不识字的信众能念诵长篇的经文,有的地方就把咒语刻在可以旋转的经筒里,或者装在经筒里,经筒每旋转一周就代表念了一遍。
结界:最早释迦牟尼传教的时候,没有固定的传教场所,僧团大部分时候都在到处游走,僧团在休息是时候,就划定一个范围,让僧众在这个范围内进行一系列宗教活动,这个范围就叫“结界”。
密宗则相信“结界”有神力,对设立结界有一系列的仪式,结界设立好之后据说有防止妖魔干扰法事的能力。用来设立结界的法坛,一般被称为“曼陀罗”,相关的佛教绘画作品也称为“曼陀罗”。
密宗是火里的莲花。
不净观
怎么对待性欲,这是所有宗教都要面对的问题。
基督教的做法简单粗暴,上帝规定了哪些性关系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不可行就是不可行,自己要忍着。
道教并不禁欲,至还把房中术发展成一门修仙的道术,但这种道术操作起来并不像外人想象的那么愉快。比如有要求要“止泄固元”,严禁达到性高潮,否则就会损伤元气,有害无益。
儒家也不禁欲,只是用“礼”来约束欲望。
佛陀所做的,是看破美女的“真相”,任何人只要看到这个“真相”,都不会产生色欲。佛陀的办法最有釜底抽薪的力量。
革囊众秽
有天神想试探一下佛陀的修为,就送了一名美女给他。佛陀看了一眼诱人的美女,说出了一句很著名的评价:“革囊众秽,尔来何为?”这个故事出自《四十二章经》。
在佛陀眼里,美女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佛陀的与众不同来自看问题的眼光不同,他是把人拆散来看,看到的是一张人皮里边裹着心、肝、脾、肺、大肠、小肠、盲肠和膀胱等等一堆人杂碎,这就是所谓的“革囊众秽”。
革囊,就是皮口袋。众秽,就是一堆垃圾。
还有一个版本说成“革囊盛血”,意思差不多。凡人眼里的美女在佛陀眼里只是用人血熬成的杂碎汤,拿人皮口袋当包装盒,让人越看越恶心。
再仔细想想看的话,这份杂碎汤里还混着屎尿、鼻涕和各种说不清的体液。当你对着这么恶心的一份人杂碎,不当场呕吐就算本事了,怎么可能生出欲念,想要和它发生亲密关系呢?
蕴:当一个美女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不应该看到“一个”美女。有一个诀窍你可以记住,那就是万事万物都没有单数形式,只有复数形式。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其实都是“一堆”。“一堆”,在佛学的专有名词里叫作“蕴”,蕴藏的蕴。
所谓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蕴是物质世界,另外四蕴是感官和精神世界。
一个美女当然也是物质性的,是由很多骨骼、器官、血肉构成的,你应该从美女的形象,也就是色相,看到“空”的本质。而要看到“空”,首先就要把单数看成复数,把一个整体分解成无数的局部。
五种不净相
不净观,就是帮你看到人是一种极其肮脏的东西,而且从生到死,没有一刻不是肮脏的。
佛教经典《大智度论》列举了人的五种不净相。
- 生处不净,每个人都是妈妈生的,妈妈的肚子里又有屎,又有尿,怀胎十月就等于胎儿一直都在屎尿坑里呆着。“如在屎坑中”,这是《大智度论》的原话。
- 种子不净,既然父母当初怀着淫念进行性生活,才有了生儿育女这回事,那么精子和卵子显然都是淫邪的产物。
- 自性不净,人的身体就是混杂着屎尿的人血杂碎汤。
- 自相不净,眼睛生眼屎,耳朵生耳屎,鼻子生鼻涕,毛孔流汗,每个孔窍都会流出脏东西。
- 究竟不净,人死了也还照样脏,因为火葬就变成灰,土葬就变成虫子屎,水葬就被泡烂,怎么都恶心。
依法不依人
广义的佛经包含经、律、论三藏。佛经的来源:
- 释迦牟尼亲传作品,释迦牟尼去世后他的亲传弟子结集整理。
- 印度佛学家号称来自于佛陀、仙宫的经文。如《华严经》、《瑜伽师地论》。
- 印度、中国佛学家的佛学论文。如龙树的《中论》。
- 疑经、伪经。
因此佛经是一些以文字写成的宗教文献,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宗教故事、历史、佛学观点和戒律规章等。
验证合不合佛法的三法印(四法印):
佛陀深知万事万物都有成、住、坏、空的过程,佛法也不例外。为了使佛法的传播尽量晚一点坠入坏、空的阶段,他为佛法钦定了三个基本原则,分别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合称三法印。也有加上有漏皆苦的,合称四法印。佛陀叮嘱弟子,等自己涅槃之后,大家就用这四法印当作标准来辨别教义的真伪。
诸行无常(行是造作,如树由种子、泥土、阳光等造作出来): 行,泛指一切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无常是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概念,说的是万事万物都不稳定,忽生忽灭,忽聚忽散。
诸法无我: 否认世界上有永恒不变、独立自存的事物,人也一样,谁也做不了自己的主。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其实就是缘起性空的正反两面。
有漏皆苦: 是说活着就是受苦,不仅吃糠咽菜、做牛做马是受苦,就连锦衣玉食、作威作福也是受苦,转生之后还要继续受苦,总而言之苦海无边。
寂静涅槃: 要从苦海当中解脱出来,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寂静涅槃,涅槃了也就不再轮回了。脱离苦海的具体方式主要有两个:一是般若,一是禅。前者的重点是通过智慧达到涅槃,后者的重点是通过修炼达到涅槃。禅在这里不是指禅宗的禅,而是一种古印度人的一种修行方式,在佛陀之前就有了,属于瑜伽的一种。瑜伽在今天已经变得和健身操差不多了,但它本原是一种宗教修行,形式上倒是和今天健身房里教的各种瑜伽差不太多,但更强调呼吸、入静和冥想,最后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所谓梵我合一,简单讲就是感觉到自己和宇宙融为一体,这就可以超越表象世界,认识到表象背后的真相。在古代印度的《吠陀》经典里边,讲到了瑜伽的八个步骤,其中之一叫作禅那。这是梵文的音译,简称为禅,也叫禅定或入定,内容就是打坐冥想。佛陀把这门本事借用过来,给冥想赋予新内容。
阿能诃鼓与忒修斯之船:“阿含”是梵文的音译,翻译过来就是“历代师徒相传的教义”。《杂阿含经》里边有一个阿能诃鼓的故事,是佛陀在鹿野苑的时候向大家讲的,大意是说,以前有一个鼓,叫阿能诃鼓,声音很好听,敲起鼓来在四十里外都能听到。时间久了,阿能诃鼓渐渐有了破损,人们重新裁切牛皮,把破损的地方修补起来。修来补去,鼓虽然还是原来的模样,但声音已经不像从前了。阿能诃鼓是对佛法的比喻。
立门派与打补丁:通过历史我们发现,佛学理论的发展同时有两条路在走,一是立门派,二是打补丁。不只是佛学,很多的理论发展其实都有这个共性。这也说明了追本溯源的重要性,梳理清渊源与脉络。
金刚经
概述
《金刚经》《心经》和《大般涅磐经》说“空”,《大毗婆沙论》说“有”,它们属于佛学当中“大雅”的一面,是第一流的智者们苦苦钻研的精妙理论,是象牙塔尖上的佛学。弥勒系和地藏系的经典,属于佛学当中“大俗”的一面,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佛学。《六祖坛经》则让传统的禅脱胎换骨,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属于大乘佛教般若类的经典。“金刚”的意思是最坚硬的金属,无坚不摧;“般若”的意思是智慧,但不是普通的智慧,而是洞彻佛法的智慧;“波罗蜜”也叫“波罗蜜多”,意思是“到彼岸”,彼岸就是苦海的对岸,苦海就是六道轮回的现实世界。所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顾名思义,是用无坚不摧的佛法智慧度化世人的一部经典。
须菩提:须菩提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他对“空”的理解特别到位,所以被誉为“解空第一”。整部《金刚经》都是佛陀和须菩提的问答,围绕的主题是“破相”,而“破相”就是“空”的一种。佛教讲“空”分出很多流派,各有各的说法。
破相:《金刚经》偏重理论,核心精神归纳成两个字:破相。《金刚经》翻来覆去讲的道理都是在从各个角度帮你破除对“相”的执念。“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相:佛学里边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的涵义比现代汉语里的“形象”要广。一切事物的形象、性质,我们对一切事物赋予的概念、定义,都叫“相”。简单来讲,你能想到的一切东西都是“相”。如果你弃一切杂念满脑子都是佛法,那么很遗憾,佛法也是“相”。
抽象的佛法当然不是“相”,因此也就不是虚妄。但如果你的头脑当中形成了一个叫作“佛法”的概念,并且执着、拘泥于这个概念,认为这个概念就是佛法,那你就犯了“着相”的错误。所谓“着相”,就是拘泥于“相”。
格式塔:当看到三根线段交叠在一起,我们直接的反应就是看到一个三角形,即使线段画得不直,甚至完全没有构成封闭的形状。这是亿万年的进化为我们的大脑塑造出来的认知能力,缺点是很不准确,优点是非常高效。高效意味着反应快,也意味着最能帮助大脑节能。在严酷的生存竞争里,高效和节能远远要比准确来得重要。
我们在世俗生活当中,都在“假定”人和物有着一贯性,比如,你看到一只猫从左边钻进桌子底下,从右边钻了出来,你的视线并没有一直追着它,你怎么知道两次看到的是同一只猫呢?那其实是你脑补的结果,不自觉地运用了推理能力。正因为有了这种脑补能力,所以我们感知到的世界才是一个连贯的世界。同样,我们在世俗生活当中,也天然会用整体眼光看世界。这种整体眼光正是心理学所谓的“格式塔”。
佛陀的方法让我们反过来看世界,牺牲高效和节能,仅仅追求准确。
苦海
佛教把六道形容为“苦海”。人为了满足欲望就会造业,造业就又会转生,在六道中轮回,继续经历痛苦。
佛教认为“一切皆苦”,苦是恒常的,乐是暂时的。苦是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乐是苦停止时获得的暂时的解脱感。没有口渴这种苦,喝水这个行为本身是不能带来快乐的。苦比乐更为根本。
苦的来源是因为人有三毒:贪、嗔(愤怒、不满意、不合己意)、痴(不懂事,怎么能认为世界上任何事情都能合己意呢?)。
苦:求不得苦 爱别离苦 怨憎会苦
厄:天灾、人祸
破相的两个途径
一是从空间上破,二是从时间上破。
从空间上破,万事万物和任何名词概念都是集合体,不是独立自存的实体;从时间上破,万事万物从“集合体”的角度来看总是瞬息万变的,没有确定性和一贯性。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是泛言“破相”。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从时间上“破相”。所谓“有为法”,这是佛教的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一切处于因果关系当中的事物。对因果律的认识是佛陀的一大创见,因此有了“缘起性空”的理论,所以“有为法”也叫“缘起法”,这两个词说的其实是一回事。
和“有为”相对的概念是“无为”,佛经里边的“无为”和《老子》中的“无为”是两回事。《老子》的“无为”在佛学里仍然属于“有为”,佛学的“无为”是指摆脱因果关系之后的状态,也就是涅槃状态。当你摆脱“有为”,进入“无为”境界,你也就涅槃成佛了。
“有为法”的特点就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明朝才子唐伯虎“六如居士”,就是从这里来的。
灭四相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对自己、他人、众生都不起分别心,对寿命的长短也不起分别心,一言以蔽之,把大家都看成散碎的“六大”和“五蕴”。
无记
佛陀创立佛教的初期,有一个叫摩罗鸠摩罗的人对佛陀不太满意,认为佛陀对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总是避而不答,诸如世界是不是永恒的、无限的,生命和身体是不是同一种东西,人死后还存不存在?
摩罗鸠摩罗越想越想不通,决定找佛陀纠缠到底,非要问个清楚不可,否则自己就要退出僧团。佛陀在这样的逼问之下,终于给出了一个盖棺定论式的回答,意思是这样的:
好比你被一支致命的毒箭射中了,刻不容缓的事情当然应该是保命,而不是去费心调查射箭之人的种族、身份、姓名、肤色以及他那张弓的各个部件的材质与制作方式。就算搞清楚了那些问题,对给你解毒救命也不会有任何益处。人生如此短促,赶紧修习佛法都来不及,别去胡思乱想那些有的没的。
佛陀的这个回答,就是著名的“毒箭之喻”,而困扰摩罗鸠摩罗的那些关于宇宙和人生的终极问题就这样被悬置不论了。悬置不论,在佛经里叫作“无记”。佛陀既不是哲学家,也不是理论物理学家,他只关注脱离苦海的修行,对宇宙的终极问题不感兴趣。“无记”的问题一共有十四个,合称“十四无记”。简言之,“十四无记”是释迦牟尼悬置起来的一些疑难问题。
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
《金刚经》:“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但各地造像时,佛陀的体貌特征是有标准的,这就是所谓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
三十二相,也叫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指的是佛陀身上三十二种明显的体貌特征。按照佛教经典《大智度论》的说法三十二相是所谓足下平安相、足下两轮相、正立手摩膝相等等。
八十种好也叫八十种小相,八十微妙种好,八十随形好,指的是佛陀身上既与众不同又不太明显的八十个体貌特征。这八十个体貌特征,按照《大般若经》的说法,分别是指爪光洁、膝轮圆满、耳厚广大修长等等。
不同的经典有不同的说法和解释。简言之,佛陀和普通人长得很不一样。
金刚经对如来的解释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如来”就是“佛”,所以阿弥陀佛可以说成“阿弥陀如来”,只有一个例外,密宗的大日如来习惯上不称为“大日佛”。
以法有除我执,再以空相破法执
当横渡生死苦海时,需要种种法门作为竹筏,到达彼岸之后,就要将竹筏舍去。
有相布施(住相布施)和无相布施
有相布施:比如有钱人出钱做点儿善事,就唯恐他人不知道,在寺院的法物器皿上写上自己的大名。这种布施总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想法,发心不纯正。
佛说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
这种三句义是要我们破除实体的概念。
恒常不变的状态是不存在的,这就是无常这个概念最本质的涵义。任何事物在空间上看,都是无数元素的集合;在时间上看,那些元素都在不断地增减和变化。
比如,山是无数石头、土壤、植物的短暂聚合体,瞬息万变,弹指间就死掉了几棵树,弹指间又碎掉了几块石头。我们只是出于沟通和理解的便利,才把这一团变动不居的,由无数各式各样的东西临时排列成某个形状的”集合”叫作山。
一切名词都只是我们为了沟通和理解的便利而创造出来的。这些名词一经创造,人们就错误地认为一个名词总会对应一个事物,那么名词既然是确定的,它所对应的事物也就应该是确定的。这样一来,人们对全世界的理解从根子上就都错了。
如果佛陀给你讲了一套佛法,然后问你:我讲了佛法吗?你如果说讲了,那就说明你没懂。如果你懂了,你的回答就说没讲。
明明讲了,为什么要说没讲呢?因为佛法也和山、水、豪宅、美女一样。佛法这个名词概念并不能够正确对应它所表达的事实。
佛如果说山,他说的并不是山,而是某些岩石、土壤、植物的集合,只不过我们没法用我们的语言来准确表达事物,这才不得已用山这个概念来涵盖那些复杂、混乱、多变的东西。
《大毗婆沙论》
概述
《大毗婆沙论》全名叫作《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
“阿毗达摩”意思是“大法”,“毗婆沙”意思是“全面的解释”,连起来就是“对大法的全面解释”,或者现代一点叫作“佛学通论”。
佛教有所谓经、律、论三藏。阿毗达摩属于三藏当中的论,简单讲相当于今天的论文。
《大毗婆沙论》的核心观点可以归纳为两点:三世实有,法体恒存。所以《大毗婆沙论》所在的宗派名叫“说一切有部”,简称“有部”。
因明学
很多佛经里边都有辩论内容,有的是和外道辩论,有的是和佛教内部的其他宗派辩论,所以印度佛教专门发展出了逻辑学训练内容,称为“因明学”。
“因”的意思是逻辑推理,“明”的意思是知识、智慧,所以“因明”的意思就是逻辑学。
僧团内部搞理论学习,同门师兄弟也会遵守因明规范来研讨、辩论,这被称为辩经,今天还可以在西藏的一些寺院里看到辩经的场面。
极微和刹那
极微
《庄子》讲过“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个说法包含了一个隐含的前提,那就是物质性的东西无论多小,都一定可分。
《大毗婆沙论》不这么看,它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极微。极微是最小的物质单位,不能再被分割下去。于是,“四大”的基础成分就清楚了,分别是地、水、火、风四种极微。
七个极微构成一个微尘,微尘是眼睛能看到的最小物质单位。当然这里所说的眼睛不是我们的肉眼凡胎,而是三种高级眼睛,分别是天眼、转轮王眼和菩萨眼。
刹那
不仅物质有最小单体,时间似乎也有最小单体,叫作“刹那”,它原先是佛教术语是从梵文音译过来的。《大毗婆沙论》在这里讲得不是很清楚,我们很难确认“刹那”到底是最小的单体还是最小的计量单位。如果采信前者的说法,那就意味着物质和时间都有最小单体。正因为物质的最小单体“极微”随着时间单体聚散离合,所以一切复合体都没有自性,不由自主,这就解释了何为“诸法无我”。
三世实有,法体恒存
极微是“实有”的,所谓“实有”,就是说极微不是复合体,而是单体,它不是“五蕴”的因缘和合,而是一种独立自存、恒常不变的物质实体,无论世界千变万化,无论“我”千变万化,它都是“恒久远,永流传”的。
除此之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貌似也很真实可靠。《大毗婆沙论》是这样推理的:“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个概念必须是完整的一套,如果缺了其中任何一个,其他两个都没法成立。同样“有为法”和“无为法”也必须是完整的一套,如果“有为法”不是真实的、永恒的,那么“无为法”也不能是真实的、永恒的。
已知“无为法”当然是真实的、永恒的,人通过修行达到涅槃通过涅槃进入“无为法”的世界,这是一切佛教修行的根本目的,是佛法的大前提,不能有错。那么与“无为法”相对的“有为法”当然也应该是真实的、永恒的,而构成“有为法”的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这所谓“三世”当然也是真实的、永恒的。
《心经》
概述
从梵文来看,“心”的意思是“核心”、“纲领”。这就意味着,《心经》并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佛经,而是佛教般若学的观点摘要。
般若空和分析空
佛学讲“空”,不同派系有不同的理解。
“说一切有部”提出“极微”概念,认为极微不可再分,这种“空”叫作“分析空”。
《心经》属于般若系统,般若学对“空”的理解叫作“般若空”。“般若空”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的聚合体,都可以无限细分,没有穷尽。
从“般若空”的角度来看“分析空”,就会认为“极微”是个自相矛盾的概念,根本不能成立。因为极微作为物质单位必定会有广延性,有实体性,而凡是有广延性、实体性的东西必定可以再分。
人空观和法空观
唐代澄观大师的《五蕴观》解释了“人空观”和“法空观”。
“人空观”是看出“人”只是五蕴的集合体,不是一个独立自存的生物;“法空观”是进一步看出五蕴本身也都是缘起性空的集合体,和“人”的本质一样。在大乘佛教里,前者一般称为“人无我”,后者称为“法无我”。小乘佛教讲“无我”,一般只强调“人无我”。所以“五蕴皆空”说的其实就是大乘体系里的“无我”。
当大乘佛教兴起之后,“无我”被分成“人无我”和“本无我”两种。“人无我”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无我”,“法无我”是指构成我们身体、意识、行为和核心特质的“三科”,“三科”也都是“无”。“五蕴”就是“三科”之一,当然也是“无”。小乘佛教的“无我”只是“人无我”,大乘佛教的“无我”,不但“人无我”,还要“法无我”,这是两者的一个核心区别。
三科
“法无我”涉及的“三科”是一个庞大的分类系统,早在《阿含经》里就已经有了粗略的说法,后来越说越细。
三科,顾名思义,是指三大类别。“科”的意思是分门别类,三大类分别是阴、界、入。
阴,就是我们已经熟悉的“蕴”一共五种,合称“五蕴”。
界,有十八项太繁琐,不讲了。
“入”有十二项,合称“十二入”,是由“五蕴”当中的识蕴细分过来的。属于外部的叫六尘也叫六境,分别是色、声、香、味、触、法,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颜色、声音、味道等等。属于我们自身内部的叫六门,也叫六根,分别是眼、耳、鼻、舌、身、意,人就是靠它们来认识世界的。眼对应着色,耳对应着声,依此类推。我们说出家人“六根清净”,说的就是他的眼、耳、鼻、舌、身、意都在专注地修行,眼睛不乱看,耳朵不乱听,心里不胡思乱想。六根对六尘分别起作用,眼睛对颜色起的作用就是“看”,耳朵对声音起的作用就是“听”,这些作用统称六识。
《心经》讲的“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说的就是这些概念。《心经》采取的是“法无我”的立场,所以才把“五蕴”和“十二入”彻底说成“无”,所以《心经》一定属于大乘经典。
般若波罗蜜多咒
经文为什么没有直接意译过来,因为这是咒语。
咒语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它的发音,一旦转换成别的语言,咒语就会失去效力。所以佛经里凡是提到咒语,基本都用音译。
通常来说,咒语都是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现代人如果生了病,首先想到去医院,如果自我感觉不很严重的话,就直接去药店买药。但是在相对原始落后的地区,既没有医院,也没有药店,怎么办呢?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念咒,不同的咒语对应不同的症状。
借用西方概念,咒语属于巫术。巫术基本可以分为两类;治愈系的白巫术和伤害系的黑巫术。在中国人最熟悉的例子里边“叫魂”就属于白巫术,“扎小人”就属于黑巫术。
佛教的咒语也可以分为这样两类,既有治病救人的也有除妖降魔的。巫术思维并不仅仅属于古代和文明落后的地区,今天我们身边的很多人也会拿各种物件请大师“开光”这其实就是典型的巫术思维。大师们扮演的正是原始社会里的巫师角色,对着物件念一段咒语,这个物件就能具备辟邪、护体之类的神奇功效。这里顺便讲一下,这种仪式的正确名称是“加持”,而不是“开光”,“开光”来自古代的建筑业,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开业剪彩。
巫术思维直到今天也没有消亡。事实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思维方式本质上都是巫术思维,比如风水。今天很多人买房都要找大师来看风水,除了看小区格局之外,还要看户型的格局。
弗雷泽在他的人类学名著《金枝》里边用海量的材料做出一个证明:人类在宗教时代之前曾经有一个巫术时代。咒语是巫术时代的产物,那时候人们用咒语直接解决问题而并不是向神灵献祭和祈祷希望神灵来帮助自己。可以说,从巫术到宗教,是一个从自助到天助的过程。咒语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在原始环境里,人们很容易对语言产生敬畏感,尤其是有韵律的语言。
至于咒语是如何诞生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他的名著《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里边做过一种猜测,认为原始人在达不成愿望的时候,会通过想象来克服困难。而在想象的过程里发出的声音,容易记住的那些部分会被记住,逐渐形成套路,然后代代相传。在代代相传的过程里,当然很容易发生讹传,但传承人对咒语的态度总是诚惶诚恐的,理解不了也要死记硬背。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声音最重要,意思不重要,咒语的内容不能翻译。
今天最著名的佛教咒语六字大明咒(唵 嘛 呢 叭 咪 吽),也叫六字真言,到底是什么意思有很多种解释版本,终归没人能说清楚。但是,这并不影响它的流行。
《俱舍论》
当一根木柴快要烧尽的时候,我们拿着它去引燃另一根木柴,第二根木柴上的火是不是第一根木柴上的火呢?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无我”问题的一个比喻性的说法,木柴燃烧的“火”也就是“我”,火从一根木柴转移到另一根木柴也就是“我”的轮回。
《俱舍论》和《那先比丘经》都是用这个比喻来解释轮回现象的,简言之就是“薪尽火传”,你既不能说第二根木柴上的火就是第一根木柴上的火,也不能说它不是。
《俱舍论》是世亲菩萨的名著。世亲菩萨是一位真实存在的人,一位学者型的印度高僧。《俱舍论》译成中文之后一度成为学佛的入门书,非常流行,但今天知道这部书的人已经不多了。《俱舍论》虽然还算是“说一切有部”的经典,但它有自己的创新,所以这一系的教派叫作“新有部”。
三科三十六对
六祖慧能其实在临终的时候向弟子们交代遗嘱,当先就说“我就怕等我涅槃以后,你们各说各话,各立山头,所以我必须叮嘱你们,以后宣讲佛法,必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
“三科三十六对”之于禅宗,就相当于“四法印”之于佛教。
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死亡”只是凡人的一种错觉,你可以回想一下《金刚经》灭四相里的“无寿者相”,还有《心经》里的“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杀生三种(上中下杀)与业报三种(上中下苦)
杀死动物和昆虫叫作下杀,但有些菩萨会因为某些机缘下生为动物和昆虫,这就例外了。下杀会使人堕入地狱道、畜生道或饿鬼道,受下苦。这是因为动物和昆虫只具有很小的善根,所以杀掉它们造不成很大的恶业,恶报就比较轻微。
杀人和杀“阿那含”属于中杀,凶手还是要堕入地狱道、畜生道或饿鬼道受苦,但受的苦不再是下苦了,而是中苦,从轻微的痛苦变成了中等程度的痛苦。“阿那含”是修行的一种段位,简单但不太准确地讲,阿那含相当于专科毕业,罗汉是本科毕业,菩萨是研究生毕业,佛是教授,但不同派别里的定义并不一样。
杀父母和罗汉级别以上的佛教人士都属于上杀,会下地狱。但这个地狱就不是普通地狱了,而是阿鼻地狱。“阿鼻”是音译,意译就是“无间地狱”,各种折磨永不停歇。它是佛教八大地狱最底层的地狱,关的全是重刑犯。
“善根”这个概念,早期佛教讲“六根”,其中并没有这个“善根”,但到了今天,“善根”已经变成大家很熟悉的一个词了。“善根”是和“佛性”高度相关的概念,在《大般涅槃经》里,“佛性”是一个人能否成佛的绝对必要条件。一个人如果完全没有善根,也就是完全没有佛性,这种人叫作“一阐提”。“一阐提”能不能成佛,这是《大般涅槃经》里边的一个关键问题,在晋朝的高僧当中引发过激烈斗争。
五蕴
色-识-想-受-行
色:世界上所有的物质现象。
识:意识,眼睛看到色(物质现象)而意识到它的存在。搭桥,将眼睛这个物质器官和另一个物质联系起来。
受:看到一个东西而产生的感受。
想:概念,这是个什么东西。把一个东西从一堆东西中区分出来,形成概念。
行:倾向。看到一个蛋糕,喜欢,想吃。
色蕴是一切物质形式,其他四蕴是一切精神现象,无论物质还是精神,全都受制于因果律,不能自主,所以在性质上都是“空”。
色即是空
色即是空:物质是色,其实是空的。
空即是色:不能虚空地想象空,空要在具体的物质中找到。有桌子,但是这个桌子是不稳定的,空的。
波罗蜜多
梵文,意思是到彼岸的方法。
六波罗蜜多:
- 布施
- 持戒
- 忍辱
- 精进
- 禅定
- 般若(一种见地,最高的智慧)
五度为盲,般若为导:带着般若的见地去布施、去持戒…
菩提萨埵
菩萨。菩提是觉悟,萨埵是有情众生。菩萨是觉悟了的有情众生。
十二因缘(因缘的运转方式)
人一生中因缘聚散的过程,称为十二因缘。十二因缘环环相扣,最后又回到无明。
第一个因缘:无明。无名火(无明火)形容没来由的愤怒。佛教里的“无明”就是“无知”,凡人不了解佛法,不了解万法缘起的规律,不了解万物无常的本质。
第二个因缘:行。前世因为“无明”而造的业。
第三个因缘:识。生命的“种子”进入了父母的受精卵。前世今生由此联系上,前世造了业,由业影响了受精卵,才产生了生命。
《大般涅槃经》
概述
《大般涅槃经》是以“涅槃”为主题的经典,可以归入以涅槃为主题的涅槃系。
不过“大”表示大乘佛教,“般”表示般若,所以这部经典也可以归入般若系,和《金刚经》《心经》属于同一个分类。
《大般涅槃经》里的佛性论、顿悟成佛论和《金刚经》里的“无相论”一起,变成了《六祖坛经》的理论基石。
常乐我净
“常乐我净”是涅槃境界的四大特征,是《大般涅槃经》的核心要领。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无常的,而涅槃是恒常不变世界是苦海,没有一件事不是苦的,而涅槃是离苦得乐世俗的。“我”是假象,是“五蕴”的因缘和合,是不由自主的,而涅槃的“我”是真实的、永恒的、拥有绝对的自由。世界是“不净”的,再漂亮的美女也只是革囊众秽、红粉骷髅,而涅槃意味着绝对的干净,是一种圣洁的状态。
归纳一下,人的特点是无常、苦、无我、不净,但只要通过修行进入涅槃,就会变无常为恒常,离苦得乐,离无我而有我,离不净而圣洁。
四无量
四无量是禅定的一种方式,在修这种禅定的时候,需要无差别地把众生当作观想对象,做到“慈、悲、喜、舍”四点。
简单讲,慈无量就是博爱,悲无量和喜无量就是为众生受苦而悲伤,为众生得救而喜乐,舍无量就是对众生平等相待。今天一些寺庙的墙壁上,一边写着“常乐我净”,另一边写着“慈悲喜舍”,就是这么来的。
一阐提
“一阐提”是梵语的音译,有些佛经从意思上翻译“乐欲”,也就是乐于五欲的人。所谓五欲,分别是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一个人如果贪恋美景,爱旅游,爱逛美术馆,就叫乐于色欲;喜欢音乐,添置HiFi音响,这是乐于声欲;爱喷香水,在家里、车里都用香薰,这是乐于香欲;爱美食,这是乐于味欲;穿衣服讲究材质,贴身的必须纯棉,沙发必须意大利头层牛皮,这是乐于触欲。
《大智度论》讲过:“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这是原话,追求五欲的人注定出不了轮回,会受无穷无尽的痛苦。
五欲也有另外的解释,分别是财欲、淫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如果你贪吃贪睡,喜欢异性,喜欢别人尊敬自己,还总是幻想着工资能涨,那你就把五欲占全了。无论取哪种解释,貌似今天绝大多数人都是乐于五欲的人。乐于五欲的人就是一阐提,这种人连一点善根都没有,永远跳不出六道轮回。
“一阐提”指犯了在佛教看来极严重罪行的人,比如毁谤佛法、拒绝信佛。
一阐提不能成佛的说法与印度的种姓制度有关,虽然释迦牟尼强调人人平等,允许最低贱的首陀罗出家信佛,但种姓思想仍对佛教的发展有影响。
一阐提也可以成佛。而一般人忌惮于毁谤佛法会下地狱,不敢提出质疑。
善不受报
行善也是造业,造业就不能跳出轮回。
那佛、菩萨造业为什么不会再进入轮回?因为他们造的是“清净业”,承受的是“清净佛果”。
“三业之本,以心为源”,佛菩萨的内心和普通人不一样,所造的“清净业”和普通人行善不是一回事。同样,造业时内心接近于佛菩萨,我们所造的业也就是“清净业”了。
还有一种解释:因果报应规律是用理性可以理解的,而佛是超越了理性世界的,所做的业也就不用承受果报了。
1 | 野狐禅: |
信等无法
“信等五法”是指修成佛法的五项基本条件,分别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具备这五种根苗,也就具备了成佛的潜质。
竺道生
从佛学分类体系来看,《大般涅槃经》可以归入涅槃系,《金刚经》明显属于般若系。讲般若系经典的高僧叫作般若师,讲涅槃系经典的高僧叫作涅槃师。
竺道生虽然是鸠摩罗什的高徒(鸠摩罗什翻译佛经,偏重般若经典,《金刚经》的第一个译本就是他的作品),但后来以讲涅槃经典成名,但他不仅仅是涅槃师,而是“涅槃圣”。
今天我们一提到“顿悟”就会想到禅宗,其实竺道生才是开山鼻祖,而“顿悟”的理论依据完全可以从《大般涅磐经》里面提炼出来。
《大般涅磐经》的法显译本对一阐提很不友好,但竺道生偏偏从字里行间发现疑点,认为经文里边更有基础性的纲领应该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阐提既然在众生之列,当然也有佛性,有佛性就有解脱成佛的潜力。即,一阐提也能成佛。
竺道生提出的另一个颠覆性观点是“善不受报”。
转轮王
转轮王共有四位,分别是金轮圣王、银轮圣王、铜轮圣王、铁轮圣王,各自拥有金、银、铜、铁四种像轮子一样能够转动的法宝。这四位转轮王里金轮圣王的地位最高,权力最大,所以后出的佛经提到转轮王,指的基本都是金轮圣王。
转轮王拥有“七宝”,分别是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主藏宝、兵宝。“七宝”是转轮王的标志,当你看到“七宝”出现,就该知道转轮王出世了。“七宝”当中,轮宝是最重要的,它是一只神奇的轮子,自己会边飞边转,和我们平时见到的孩子玩的“飞碟”差不多大。轮宝转到哪里,哪里的国家和人民就会归附转轮王,反抗者都会轻易被轮宝摧毁。转轮王还有“四德”,也就是四种特征。按照《大楼炭经》的说法,这四种特征是:
天下最长寿。
天下最强壮,从来不生病,没有大小便。
容貌最端正。
珍宝最多。
那么谁才是转轮王呢?事实上人们并不是按照这四个标准来鉴别身份的,真正的标准只有一个:扶持佛教的国王就是转轮王。
比如武则天的时代,群臣上表请她加尊号“金轮圣神皇帝”,她就顺水推舟地接受了,然后把“七宝”制作出来陈列在朝堂上。所以我们看中国历史,凡是支持佛教的皇帝,基本上都有转轮王的身份。比如玄奘大师就把唐太宗和唐高宗都称为转轮王,即便在元朝和清朝这样的少数民族政权里,成吉思汗、忽必烈等等也都是转轮王。
古代僧人不用交税、服役,对社会经济影响很大。中国历史上一共有过四次大规模的灭佛活动,合称三武一宗灭佛。“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
舍利
舍利原本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只是“遗骨”的意思。
早在佛陀之前,印度就已经有了火葬的传统,而当时的火葬,主要靠木材生火,温度并不很高,遗体烧得并不彻底,没有被烧尽的骨骼就是舍利。只要被火葬,就必定有舍利,和死者生前的修为无关。
有专门的盒子存放舍利,大约像是今天的骨灰盒,然后会建一座塔把这个盒子供养起来。只不过早年的塔并不很高,形制也和我们今天熟悉的佛塔很不一样,倒更像是一个坟头。佛陀涅槃之后,弟子们遵照习俗把他火葬,遗骨就是舍利。因为佛陀的威望很高,所以他的舍利被国王们请去建塔供奉。舍利被越传越神,塔也就越建越高。塔的梵文音译是浮屠,所以民间才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说法。
顿悟成佛
业力是伴随着无常、苦、无我、不净的。那么一旦这些东西不在了,变成“常乐我净”了,业力也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了,你先前做过的各种坏事,无论多坏,从此都不受恶报。这就叫“立地成佛”,也可以叫“顿悟成佛”。
“顿悟”的道理必须要到《大般涅槃经》里去找,而在两者之间搭桥的人应该就是涅槃圣竺道生。同样在这个逻辑里,竺道生“善不受报”的命题呼之欲出。
定业和不定业
如果因果齿轮是锁死的,那就意味着机械决定论,意味着人不存在自由意志。小到我们的每一个念头,大到宇宙的每一步发展,都是被先前的业力决定好的。
《大般涅槃经》里佛陀反复强调“法无定相”的道理,也就是在强调这个世界充满着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意味着行善不一定有善报,作恶也不一定有恶报。
因为不确定性的存在,所以业力可以分为“定业”和“不定业”两种,“定业”数量少,“不定业”数量多。而即便是“定业”,也必须凑齐各种因缘才能形成果报。
方便法和究竟法
众生的根器不同,只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以及自己最容易接受的,才是方便法门。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佛教界一直都有因材施教的说法,认为有些理论属于“方便法”,有些属于“究竟法”。一般来说,每个教派都说自家的理论是“究竟法”,别家的是“方便法”。
从大的派系上来说,佛教分成大乘和小乘。大乘说小乘只是“方便法”。小乘更狠,直接提出一个很决绝的说法,叫作“大乘非佛”,认为大乘佛教根本就不是佛教。
传到中国的佛教主要是大乘系统,在大乘系统内部又分出法相宗、华严宗等等等等,佛经也有般若系、涅槃系等等等等。
《大般涅槃经》既可以归入般若系,也可以归入涅槃系。在涅槃系里,它地位崇高,属于第一经典,成书时间大约在佛陀涅槃的七八百年之后。但在佛教内部来看,这个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经文内容发生的时间:那是佛陀马上就要进入涅槃的时刻。
“涅槃”是个随着佛教的发展而不断变得复杂的概念。简单讲,“涅槃”和“成佛”是一回事,从此不再轮回了。“涅槃”又分成“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佛陀在悟道的时候就已经正式成佛了,但肉身还在,这是“有余涅槃”(内心解脱,但饥寒老病的身苦还是一样有的),等到肉身死去,这才进入“无余涅槃”。
《大般涅槃经》的内容,就是从佛陀马上要进入“无余涅槃”讲起的。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佛陀讲完《大般涅槃经》的内容之后就永远离开了我们的世界,再也没机会教导世人了。所以《大般涅槃经》就是佛陀的晚年定论和临终遗教,是究竟法中的究竟法。
弥勒六部经
在我们今天能看到的佛像里边,弥勒佛的形象最和善、最喜庆。常见的造型是一个大胖子,肥头大耳,挺着一个硕大的肚子,脸上笑逐颜开,显然吃得好,睡得香,没有半点烦心事。有一个很经典的对联来配他,上联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下联是“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这样一位佛祖,又开心,又宣扬宽容忍让的精神,到底有什么可怕昵?这位胖弥勒显然不具备三十二相,凭什么就成佛了呢?
答案是:这位弥勒佛,原型并不是佛经里的弥勒佛,而是五代年间的契此和尚。传说他身形肥大,经常背着一只布袋,所以人称布袋和尚。他在临终之前说过一段佛偈:“弥勒真弥勒,化身干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大家这才知道,原来他是弥勒佛的化身。所以后来给弥勒佛造像,就按照契此的模样来造。
弥勒佛当然还有威严的形象,著名的乐山大佛就是弥勒佛。很多人之所以看不出来,因为它是按三十二相的标准雕刻出来的,没什么自己的特色。
还有,如果你在寺庙里找到核心建筑大雄宝殿,一般会看到并排的三尊大佛,这叫三世佛。三世佛有两种组合形式,最常见的是释迦摩尼以现在佛的身份居中,两边一个是过去佛燃灯古佛,一个是未来佛弥勒佛。这就是说,弥勒佛是释迦牟尼的接班人,将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现身人间,度化众生。
所谓“某个时间”,其实是一个相当确切的时间。按照弥勒系经典的说法,弥勒是佛陀的弟子,在佛陀涅槃之前就有了小成,往生到兜率天内院,为那里的天人说法。
兜率天的生活是凡人所能想象的最美好的生活,可以说兜率天之于佛教徒大约相当于伊甸园之于基督徒。菩萨在成佛之前,都会来兜率天生活一段时间。弥勒会在兜率天生活四千年,按照“天上方一日,地上几千年”的规则,兜率天的四千年折合成人间的时间是五十六亿七千万年。
当弥勒在兜率天死后,还会转生人间,投胎到鸡头国的一个大婆罗门家庭,父亲是转轮王。弥勒就像当年的佛陀一样离家出走了,后来在龙华树下成佛,就地举办了三次法会,合称“龙华三会”。在这三次法会上,他先后把九十六亿、九十四亿、九十二亿人度化成罗汉。今天老一辈人应该能被这些数字勾起一点回忆,因为从明清到民国,民间上百种秘密宗教,绝大多数都有“弥勒下生”、“龙华三会”、“九十六亿皇胎儿女”之类的说法,新中国打击会道门,把这些都消灭了,侯宝林的相声里边还提到过。
“龙华三会”之后,弥勒带领弟子,远赴鸡足山,找到了师兄大迦叶(she4)。弥勒唤醒了大迦叶,从他那里拿到了佛陀当年留下的袈裟,正式成为佛陀的继承人。因为这是五十多亿年后的事情,所以弥勒佛算作未来佛。
以上这些内容,是对六部弥勒系佛经的简单概括。这六部佛经分别是《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佛说弥勒下生经》《佛说弥勒来时经》《佛说观弥勒菩萨下生成佛经》《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合称“弥勒六部经”,其中最重要的是前两部,简称《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
上生和下生
上生,就是往生到兜率天;下生,就是从兜率天转生到人间。弥勒佛的信徒也因此分为两派;一派希望往生到兜率天去,享受天堂净土;另一派希望弥勒佛能提前降临人间,带来人间净土。
“上生”一派认为,人在临终的时候集中精力,观想兜率天的美景,念诵弥勒佛的佛号,弥勒佛就会把他接引到兜率天去。玄奘大师临终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你应该马上就能想到这不就是净土宗的做法吗?没错,唯一的不同是,净土宗念的佛号是阿弥陀佛,要往生的地方是西天极乐世界,也叫弥陀净土。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这两处最有名。
净土宗的奠基人是庐山慧远,当时谢灵运帮他在东林寺开凿水池,种植白莲花,后来白莲花就成为净土宗的标志。净土宗也因此得了一个别名“白莲宗”。如果你能从这里联想到白莲教,没错,两者的关系真的存在。
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的相似度实在太高,民间搞不清,后来就混为一谈了。
一般来讲,精英阶层偏爱“上生”派,底层民众偏爱“下生”派。“下生派”就是最让皇帝忌惮的叛乱隐患。中国从南北朝以来,历经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弥勒佛的化身在人间不断现身,各种扯旗造反风起云涌。道理不难理解,因为“弥勒下生”、“人间净土”,在本质上都是一种末世论。
《地藏菩萨本愿经》
《地藏菩萨本愿经》影响最大的内容有两个:
一是把地狱描写得极其恐怖,诸如用烧红的铁水去浇罪人的身体,在罪人的每个关节里都钉上铁钉,各种酷刑每秒不停,一直持续几万亿年。
二是让人可以用自己的虔诚礼佛给亲人带来好处,比如使亲人做过的重大恶业不再引发恶报,还有更实际的比如让重病的亲人痊愈过来。我们今天还常常能看到的所谓法事,所谓超度亡灵,理论依据主要都是从这部经典来的。
《地藏菩萨本愿经》告诉大家说,地藏菩萨虽然明明能够成佛,但偏偏不去成佛,要留下来救苦救难,一定要把众生全都度化成佛之后,自己才去成佛。这就是地藏信仰的核心精神可以概括成十六个字:“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但地藏信仰之所以流行绝不会只因为这样一种伟大的纲领。《地藏菩萨本愿经》最主要的内容,其实是说大家称念地藏菩萨的名号或者供养地藏菩萨像能够得到怎样实实在在的好处。简单讲一共有十大好处,分别是粮食丰收、家宅永安、死者升天、活人延年益寿、生活称心如意、没有水火之灾、钱财永远不缺、不做噩梦、随时有神贴身保护你。
《六祖坛经》
悟的活动
悟的活动不等于认知活动。认知活动中有“能知”和“所知”的区分。能知就是我们的认知能力,我们都是能知的主体。我们发挥认知能力所获得的客观知识就是我们的所知。因此,认知活动总是“有所得”。悟的活动没有“能悟”和“所悟”的区分,悟是“无所得”。
悟时“如桶底子脱”。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积累了一大堆的苦恼和问题,像水一样慢慢积满了水桶。禅宗师傅不会帮你把这些水一点点抽走,一条条地解决你具体的问题,他不是全知全能的,他会选择答非所问、棒喝等等方法,让你的木桶底子突然之间脱掉,水哗地流光,你便悟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悟了什么?说不出来。
初祖达摩
《六祖坛经》的六祖,指的是慧能,禅宗的第六代祖师,他的老师弘忍是五祖,如果追溯到第一代,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达摩祖师。
达摩是南印度人,渡海来到中国的时候,正值南北朝的乱世。他在南方的梁朝会见了崇信佛教的梁武帝,话不投机之下渡江北上。传说他在渡江的时候找不到船,就折了一支芦苇,踏着它过了长江这就是著名的“一苇渡江”的故事。到了江北之后,达摩落脚在当时属于北魏境内的嵩山少林寺,所以少林寺被称为禅宗祖庭。金庸小说里的“少林七十二绝技”都是这位达摩祖师留下来的。当然这只是传说,早在达摩之前,少林寺就已经有本土武术家了,不过少林寺要晚到明朝才真正以武术扬名。
达摩是印度人,所以他的“初祖”身份仅仅是在中国禅宗系统里而言的,他在印度还有另外一套传承谱系,他当然也不是少林寺的初祖。关于达摩,普通人最熟悉的,是他在少林寺曾经面壁十年。达摩的生平事迹迷雾重重,但他的修行方法大略可以确定,就是以壁观为核心,具体分为理入和行入,行入又分为四项,分别是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和称法行。壁观顾名思义,就是对着一面墙打坐,“面壁思过”的“面壁”就是这么来的。你现在应该马上就能明白这就是传统瑜伽的禅定功夫。没错,据说达摩一坐就是十年不起,把影子都印在墙壁里了。
理入是从理论方面来说,通过对佛法的理解来帮助坐禅,修悟真如佛性,解脱成佛。
行入是从实践角度来讲,分为四项:
第一,报怨行,要人做到“逢苦不忧”。坦然承受报应就相当于对过去的行为负责,一个负责的人不应该有任何抱怨。
第二,随缘行,意思和报怨行差不太多,是说人生的苦乐得失都是因缘聚合。
第三,无所求行,就是教人无欲无求。
第四,称法行,就是时时处处都要遵循佛法的要求,以实践与义理相契合。这一项是带有总结性质的。
南禅北禅
禅宗分南北,南宗慧能讲顿悟,北宗慧能的师兄神秀讲渐修,这顿渐之别是南北禅法的根本分歧。
其实顿渐之争早在慧能和神秀之前就已经有了,而且顿渐之别在慧能和神秀的时代并不那么严峻,甚至是不大明确的。两人的根本分歧其实是坐禅和反对坐禅的分歧。神秀正是壁观法门的正统继承人,慧能在南方所反对的“坐看心净,不动不起”的禅定修行,正是神秀在北方所传授、所倡导的。
在这个分歧当中,神秀是延续传统的一方,慧能是起而发难的一方。严格来说,这不仅仅是南禅、北禅的分歧,而是慧能一系和绝大多数佛教宗派的分歧,因为坐禅是佛教各宗各派共有的传统。所以慧能那些话虽然看似针对神秀和达摩祖师,其实打击面还要大得多。慧能反对坐禅,是反对坐禅时的“刻意”与“着力”。
《楞伽经》
我们说《六祖坛经》是禅宗的最高经典,它记载的都是慧能的讲话。既然慧能只是禅宗六祖,那么在他之前,禅宗的经典是什么呢?
事实上,禅宗初祖达摩当年确实带来了一部经书,这就是四卷本的《楞伽经》。楞伽是一座山的名字,佛陀在楞伽山说法,于是就有了《楞伽经》。达摩直截了当地告诉大家:别的佛经都不用念只念这部《楞伽经》就够了。
唐朝有人编了一部《楞伽师资记》,梳理楞伽宗的传承谱系,把达摩定为第二代祖师,而第一代的开山鼻祖是《楞伽经》的一位译者,名叫求那跋陀罗。《楞伽师资记》的作者是把“师”和“资”分别理解为“老师”和“学生”,所以《楞伽师资记》说的是楞伽宗的师徒传承谱系。从楞伽宗的谱系来看,达摩是二祖;但从禅宗的谱系来看,达摩是初祖。
《楞伽经》没有和《六祖坛经》一样成为禅宗经典,但《楞伽经》里边的“离念”精神被《六祖坛经》继承下来了。从对《楞伽经》的传承角度来看,六祖跟达摩算一派;但从对《楞伽经》的领会来看,六祖和达摩在要不要坐禅修行的问题上已经分道扬镳。
八字纲领
楞伽系统里的昙伦大师有八字纲领:“不立正邪,本性清净”。昙伦大师的修行方式很特别,既不读经也不礼佛,只是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昙伦并不全靠打坐,他要让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本性清净”的状态。
三无
《六祖坛经》的中心思想,概括起来就是“三无”。
简单讲,“无相”就是不执着于客观世界,“无念”就是不执着于主观心念,“无住”就是说人原本的心念是迁流不息、不会停留的。
在这三个概念当中,“无相”来自《金刚经》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无念”,从字面上看好像也在教人心如死灰。但慧能所谓的“无念”,这个“无”不是“没有”的意思,而是“超越”的意思。“无念”是指超越有无、是非、内外这些二元对立的观念,不要把它们看成对立的,而要看成统一的,还要摆脱世间各种烦恼杂念。
在慧能看来,越是全神贯注、心无旁骜,执念也就越强,反而结果会南辕北辙,欲速不达。正确的做法,是在认识到“无相”和“无念”之后,让心念回归到“无住”的自然状态慧能认为人只要做到“念念无住”,让一切自然而然对任何事物都不存在主观上的“发力”,这样的话,就摆脱了业力的牵绊,也就超出因果链条之外了。当然即便达到如此境界,也还像普通人一样地吃饭睡觉只要人如果能一直保持个状态的话,就不再堕入轮回了。
物不迁论
南北朝时代,北方的佛学大师僧肇写过一部《肇论》,其中有一篇《物不迁论》,专门论证物体是不动的。其中有一段很漂亮的话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意思是说,狂风是静止的,奔腾的江河并不流动,乱飞的尘埃并不飘扬,太阳和月亮虽然在天上转圈,其实却没有转圈。
这段话看似自相矛盾,但只要拿“无我”的理论一套,也就顺理成章了。万事万物通通“无我”,所以风也好水也好,都是四大、五蕴的刹那离合。
唐代高僧释元康为《肇论》作过注释,称为《肇论疏》,说“前风非后风,故偃岳而常静。前水非后水,故竞注而不流”。每一刹那的风都是不同的风,不存在位移,每一刹那的水都是不同的水,也不存在位移;推而广之,万事万物通通如此,所以运动是不存在的。
从这里还可以推演出轮回的原理。凡夫俗子理解的轮回,是死后灵魂离开身体,再寄居到一个新的身体上,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轮回显然属于一种“运动”,也就是说,灵魂在时间上有延续,在空间上有位移。这样的见解只能算是俗谛,只看到现象,没有看到本质。
如果从本质上说,过去的你和现在的你虽然是两个人,但这两个人并不是全然无关的,过去的你是现在的你的原因,现在的你是过去的你的结果;换句话说,过去的你虽然并不存在于现在,却以业力的方式塑造出现在的你。所以轮回从本质上说是没有主体的,但从现象上看可以说有个主体。
中观
中观来自印度大乘佛教,创始人是龙树和提婆,形成的宗派叫作中观派。主要经典是《中论》《十二门论》和《百论》,合称“三论”。中观派在中国形成的宗派以这三大经典得名,叫作三论宗。俗谛和真谛的划分就是中观派的理论贡献。
中观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只破不立。他们不会说佛法“是”什么,也就是不对佛法做“立论”,而只说佛法“不是”什么,总是去破掉其他宗派的理论,也就是只对佛法做“破论”。
禅宗有所谓十六字法则,“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中“不立文字”的意思从广义上讲是指口口相传,并不尊奉哪部佛经。但《六祖坛经》难道不是文字吗?禅宗那么多语录和佛偈难道不是文字吗?这些都是文字。而“不立文字”从狭义上来讲,就是不做立论,只做破论。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从中观理论来看,佛法的真谛是超越语言的,没法用文字来做肯定性的描述,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用否定性的描述来启发你的理解。所以慧能的临终遣教只强调两个原则,一是三科,二是三十六对
“三十六对”是把“中观”原则具体化了,分析出三十六组成对的概念,诸如有为对无为,色对空,动对静,常对无常,烦恼对菩提等等等等。慧能嘱咐弟子说:“如果有人向你们求教佛法,你们一定要出语成对”。
佛学与艺术
哲学怎么反映到艺术创作中?
有文化背景的意象的使用,比如鲁迅在《狂人日记》开篇提到了月亮,月亮这个意象在东西方有不同含义,lunatic,西方的月亮与疯狂有关
空-色-空的逻辑,红楼梦从大荒山无稽崖写起,小说逻辑是空-色-空,林夕《不来也不去》的逻辑也是空-色-空
真中见假的幻灭感
自由自在
在佛学里面,“独立”叫做“自在”,就是既不受业力束缚也不依赖任何事物而存在;“自主”叫作“自由”,也就是自己能完全做得了自己的主,不受任何事物的阻碍。“自由自在”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萧敬腾《悲爱》的歌词里有一句“自由自在”,不知道是否有一层佛学的意思。
一灯大师
1 | 钱起《送僧归日本》 |
“怜”为“爱”,“一灯”的意象来自唐朝很流行的《维摩诘所说经》,简称《维摩经》。经书的主角维摩诘向两万名天女传授逃出魔宫的方法,这种方法叫作无尽灯。它的涵义是:菩萨度化世人,就好比点燃一盏灯,这盏灯还能继续点燃千百盏灯,使漫漫黑夜变为无尽的光明。僧人传播佛法就像一盏灯点燃千百盏灯。金庸小说的人物里边“一灯大师”的法号就是从这里来的。
道
慎出处
传统知识分子都要面对一个重大的人生决策到底是“出”还是“处”(chu3)。“出”就是做官,“处”就是隐逸。对这个选择必须慎之又慎,所以有一个词叫作“慎出处”。
唯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
自是不贵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自羡幽居乐,长为象外人。
天籁
南郭子綦靠着几案坐着,仰天嘘气,好像进入了忘我之境。
颜成子游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形体可以做到像槁木一样吗?心灵可以做到像死灰一样吗?您今天和以前完全不像一个人。
子綦说:你问得很好。你知道吗,现在我已经丧失自我了。你只听说过人籁而没听说过地籁,只听说过地籁而没听说过天籁吧?大地发出来的气叫作风。风不发作则已一旦发作起来,成干上万的孔窍就会发出怒号。你没听到过狂风呼啸的声音吗?山林的回转之处大树的窍穴之内,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等风吹过去了,所有的孔窍便复归沉寂。
子游说:这样说来地籁是大地的种种孔窍发出的声音,人籁则是丝竹箫管奏出的音乐。可天籁是什么呢?
子綦说:风吹过成千上万的孔窍,发出了千差万别的声音。这些声音之所以千差万别,都是每个孔窍的自然形态所致,把孔窍塑造成各种形态的又是谁呢?
这个故事给后人留下了两个成语;身如槁木、心如死灰。还创造了一个著名的概念:天籁。我们今天还在用着这些词汇,只是意思全用错了。今天我们讲的“天籁”其实是《庄子》所谓的地籁,也就是大自然的美妙音乐,而《庄子》所谓的“天籁”,是造物的力量对于各种孔窍的“塑形”,而不是风对于各种孔窍的“塑声”。有了孔窍的不同形状,然后才有了不同的声音,也就是说,先有了无声之籁,然后才有了有声之籁。天籁应当是指造化之工的无声之籁。
南郭子綦用“天籁”来比喻自己“吾丧我”的境界。丧失了自我意识,人便混同于宇宙万物,分别不出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也自然会把世人各种彼此矛盾的论调看作是源于大自然的不同禀赋,哪里存在什么是非对错呢,更哪里需要分辨是非对错呢?就是从这里,《庄子》推导出了著名的“齐物论”。
南郭子綦所谓“靠着几案坐着,仰天嘘气,好像进入了忘我之境”。这就是打坐,就是瑜伽,就是禅定,所以产生出天人合一的神秘体验了。事后再用理性来解释这个体验,于是发明出“齐物论”的哲学。世界上多少种宗教和哲学,都是从同一种异常的神经状态发展出来的,这真的很让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