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哲学的突破
  2. 2. 哲学的价值
  3. 3. 主题一:世界是什么
    1. 3.1. 苏格拉底
      1. 3.1.1. 苏格拉底从天上回到人间:
      2. 3.1.2. 苏格拉底选择死亡:
      3. 3.1.3. 哲学是练习死亡:
    2. 3.2. 柏拉图
      1. 3.2.1. 诗歌与哲学的争吵:
      2. 3.2.2. 理想国洞穴之喻:
    3. 3.3. 毕达哥拉斯
    4. 3.4. 亚里士多德
      1. 3.4.1. 漫步学派:
      2. 3.4.2. 实体与偶性:
      3. 3.4.3.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判:
  4. 4. 主题二:世界要到哪里去
    1. 4.1. 什么是好的生活?
      1. 4.1.1. 《理想国》开篇克法洛斯:
      2. 4.1.2. 《理想国》中色拉叙马霍斯:
      3. 4.1.3. 灵魂三要素
    2. 4.2. 死后的世界
      1. 4.2.1. 《理想国》结尾死后的神话世界:
      2. 4.2.2. 新的人生:
    3. 4.3. 希伯来哲学传统
      1. 4.3.1. 神义论问题:
      2. 4.3.2.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
    4. 4.4. 康德永久和平思想
      1. 4.4.1. 永久和平的思想背景:
    5. 4.5. 黑格尔历史终结论
      1. 4.5.1. 历史终结论:
      2. 4.5.2. 主人与奴隶的关系:
      3. 4.5.3. 互相承认:
  5. 5. 主题三:什么是自我
    1. 5.1. 费希特
      1. 5.1.1. 现象与物自体
      2. 5.1.2. 康德对理论与实践的区分
      3. 5.1.3. 费希特绝对自我
    2. 5.2. 边沁功利主义
      1. 5.2.1. 个人利益是一切人类行为的出发点。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最根本的道德原则。
      2. 5.2.2. 功利主义的目的:
      3. 5.2.3. 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出现矛盾怎么办?
      4. 5.2.4. 快乐和痛苦可以计算:
    3. 5.3. 马克思
      1. 5.3.1. 马克思与黑格尔的最大差异在于如何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 5.3.2. 面对资本主义的两条道路:
      3. 5.3.3. 马克思基于劳动的历史终结论:
      4. 5.3.4. 批判资本,追求所有人的平等与自由。
    4. 5.4. 尼采超人哲学
      1. 5.4.1. 只有一个世界:
      2. 5.4.2. 超人就是大地的意义:
      3. 5.4.3. 重估一切价值:
  6. 6. 主题四:如何生活
    1. 6.1.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
      1. 6.1.1. 中庸的核心:不偏不倚
      2. 6.1.2. 幸福与德性
      3. 6.1.3. 中庸之道的实践方法
    2. 6.2.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明智
      1. 6.2.1. 在生活的偶然性中找到确定性
      2. 6.2.2. 整体好才是真的好
      3. 6.2.3. 明智与国家
      4. 6.2.4. 补充
    3. 6.3. 伊壁鸠鲁
      1. 6.3.1. 快乐是人生的归宿
      2. 6.3.2. 最高快乐:灵魂没有纷扰
      3. 6.3.3. 对于神灵的怀疑
    4. 6.4. 斯多亚主义
      1. 6.4.1. 斯多葛派代表人物:
      2. 6.4.2. 不动心
      3. 6.4.3. 命运的必然性:
      4. 6.4.4. 补充:斯多葛控制二分法
    5. 6.5. 笛卡尔
      1. 6.5.1. 普遍怀疑
      2. 6.5.2. 恶魔假设
      3. 6.5.3. 我思故我在与上帝
    6. 6.6. 斯宾诺莎
      1. 6.6.1. 顺从自然的必然性
      2. 6.6.2. 万物都在保存自己
      3. 6.6.3. 自由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
      4. 6.6.4. 补充:
    7. 6.7. 福柯的疯人院
      1. 6.7.1. 关注非主流
      2. 6.7.2. 不正常的人
      3. 6.7.3. 规训与惩罚
      4. 6.7.4. 疯人院的的建立推广到社会:
  7. 7. 主题五:如何处世(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 7.1. 帕斯卡的赌徒思想
      1. 7.1.1. 赌博与信仰上帝
      2. 7.1.2. 我们不能用理性接近上帝
      3. 7.1.3. 人是脆弱的芦苇
    2. 7.2. 叔本华
      1. 7.2.1. 反击康德
      2. 7.2.2. 永不满足的欲望
      3. 7.2.3. 悲观的人生态度
    3. 7.3. 克尔凯郭尔(丹麦)
      1. 7.3.1. 恐惧是人类最基本的情绪
      2. 7.3.2. 虚无是恐惧的根源
      3. 7.3.3. 人是个体的存在
    4. 7.4. 佛罗伊德
      1. 7.4.1. 梦并不荒谬
      2. 7.4.2. 梦释放着压抑的欲望
      3. 7.4.3. 人是自我压抑的动物
    5. 7.5. 海德格尔
      1. 7.5.1. 我在故我思
      2. 7.5.2. 烦(操心)是人生在世的最基本情绪
      3. 7.5.3. 向死而生
    6. 7.6. 萨特
      1. 7.6.1. 地狱在人间
      2. 7.6.2. 人与人互相折磨
      3. 7.6.3. 无法逃避的他人
      4. 7.6.4. 补充:人的荒谬性
    7. 7.7.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交往理性)
      1. 7.7.1. 三个世界理论
      2. 7.7.2. 四种社会行为
      3. 7.7.3. 二元社会结构
    8. 7.8. 列维纳斯
      1. 7.8.1. 伦理学是第一哲学
      2. 7.8.2. 纪念犹太大屠杀
      3. 7.8.3. 善与正义才是最重要的哲学问题
    9. 7.9. 列奥施特劳斯
      1. 7.9.1. 哲人与大众的紧张关系
      2. 7.9.2. 不可能的启蒙运动
      3. 7.9.3. 哲人的审慎
      4. 7.9.4. 补充:曾国藩
  8. 8. 主题六:什么是最好的国家(政治哲学)
    1. 8.1. 马基雅维利
      1. 8.1.1. 政治无关乎道德
      2. 8.1.2. 要懂得作恶
      3. 8.1.3. 征服命运
    2. 8.2. 霍布斯
      1. 8.2.1. 自然状态
      2. 8.2.2. 自然状态就是战争状态
      3. 8.2.3. 国家的诞生
    3. 8.3. 洛克
      1. 8.3.1. 自然状态并不悲惨
      2. 8.3.2. 劳动与私有制
      3. 8.3.3. 占有性的个人主义
    4. 8.4. 卢梭
      1. 8.4.1. 最美好的自然状态
      2. 8.4.2. 人类的自我完善
      3. 8.4.3. 公义学说
    5. 8.5. 补充
      1. 8.5.1. 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
      2. 8.5.2. 性善论和性恶论
      3. 8.5.3. 人性的四象限
      4. 8.5.4. 高贵的野蛮人
  9. 9. 主题七:最好的工具(思想工具)
    1. 9.1. 奥卡姆剃刀
      1. 9.1.1. 剃刀原理的主要内容
      2. 9.1.2. 唯名论的诞生
      3. 9.1.3. 个体化的世界
    2. 9.2. 休谟的叉子
      1. 9.2.1. 经验是认识的基础
      2. 9.2.2. 叉子的两个方向
      3. 9.2.3. 怀疑论
    3. 9.3. 莱布尼兹
      1. 9.3.1. 单子是什么
      2. 9.3.2. 用单子解释世界万物
      3. 9.3.3. 单子与世界的和谐
    4. 9.4. 维特根斯坦
      1. 9.4.1. 二十世纪哲学的两条道路
      2. 9.4.2. 可说的与不可说的
      3. 9.4.3. 用逻辑和语言划分哲学的界限
    5. 9.5.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1. 9.5.1. 追随尼采,解构一切中心点
      2. 9.5.2. 哲学是游戏
      3. 9.5.3. 与传统哲学嬉戏
    6. 9.6. 补充1: 经验靠不住
      1. 9.6.1. 维也纳小组与实证主义
      2. 9.6.2. 休谟的难题与波普尔的解答
      3. 9.6.3. 理论的宿命
    7. 9.7. 补充2: 索罗斯的反身性原理
      1. 9.7.1. 反身性
      2. 9.7.2. 易犯错性
      3. 9.7.3. 创造性谬误
  10. 10. 番外篇
    1. 10.1. 柏拉图:诗歌与哲学的争吵
      1. 10.1.1. 删除诗歌中的负能量
      2. 10.1.2. 讲故事的两种策略
      3. 10.1.3. 音乐与讲故事的秘诀
      4. 10.1.4. 补充:
    2. 10.2. 笛卡尔:六种激情的秘密
      1. 10.2.1. 什么是激情
      2. 10.2.2. 六种激情的秘密
      3. 10.2.3. 如何支配和控制激情
    3. 10.3. 尼采:日神、酒神和悲剧
      1. 10.3.1. 什么是酒神和日神精神
      2. 10.3.2. 日神与酒神精神被哲学所败坏
      3. 10.3.3. 悲剧精神与人生意义
      4. 10.3.4. 补充:
  11. 11. 答疑课
    1. 11.1. 答疑课1
    2. 11.2. 答疑课2

Western Philosophy

每一个哲学家都是完整而自足的世界。他们的世界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诸神的纷争无法结束,巴别塔无法建成,现代世界对工具理性能达成一致,而价值理性则不能达成一致,甚至一个人对价值的判断都会自相矛盾,陷入焦虑。

哲学的突破

公元前一千年到公元元年期间,在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这四大古代文明,原有的社会文化秩序被打破了,出现了一批哲人,努力寻求新的突破。他们摆脱了旧式的迷信和巫术文化,改用一种新的理念、新的信仰来理解宇宙,理解自然,理解天与人的关系。
比如在希腊,涌现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一批哲学家,他们不再以“神话”的方式来解释世界,而是提出现象世界之外存在一个理念世界,一切本质规律都出自理念。在以色列,出现了一批“先知”,他们明确了上帝为造物主这一信仰,把世界分为上帝的天国和上帝创造的人世,提出人类应该推行上帝的意旨。在印度,也出现了他们的圣贤和佛陀,出现了《奥义书》哲学和佛教哲学,提出业报和轮回的观念。
在“哲学突破”后,各大文明的哲人都提出了理想世界的概念,但是如何认识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中国与其他三大文明有所不同。在希腊、以色列和印度,哲人们认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天国与人间、此生与彼岸是一分为二、相互对立的。而中国的“道”与现实世界则是不即不离的(天人合一)。因此,相比其他文明中“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中国的“士”更加关注现实世界,上帝的事、凯撒的事都要管。中国的思想家不太关注彼岸世界,也缺少那种试图“解释世界”的思辨传统,他们的关注点在于用“道”去改造现实世界,变“无道”为“有道”。

西方逻辑学的妙处在于没有文化和语言的限制,希腊人不学中文就无法领会唐诗的意境,而中国人通过汉译本就能学习欧氏几何。

我想要钉一枚钉子,头脑中有了”锤子”的概念,于是拿起了手边的石子,把它当作锤子。爱因斯坦写出了E=mc^2,在理念世界里造出了原子弹。

西方文明在脑,严密的逻辑链条,一步步推理出真理。

中国文明在心,直觉、顿悟。反者道之动,一个事物一定会走向它的反面。因此,你要得到一个事物,必须从它的反面开始,你要高,必须从低开始。资本主义要想长久,必须包含它的对立面,社会主义。

哲学的价值

英国哲学家D. H. Mellor认为在哲学中,事物的价值大概可以分为两类:“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
“内在价值”指事物本身的价值,而“工具价值”就要通过服务于另一个目的来体现。有人觉得科学比哲学有用得多,往往是因为科学知识能更好地转化为应用技术,从而创造更多的“工具价值”,这个论断过于简单了。

首先,哲学让人能更好地发挥积极价值。从工具性的角度去判断一样事物是否有用,要看它作为手段是怎样服务目的的。比如你用一把刀来砍柴,可以说发挥了它应有的价值,但如果用它来伤人,那么就是在创造负面价值了。从这个角度上说,哲学的发展为人类发挥积极价值提供了很大动力。历史上,很多著名的社会运动都是靠哲学的发展带动的,比如启蒙运动影响了美国和法国革命,平权思想让黑奴和女性的地位逐渐提高等等。

其次,哲学通过丰富的内在价值弥补了工具价值上的不足。有一个价值衡量概念:净值(net value),指的是一样事物“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加总之后的价值。比如,早期设计的飞机已经无法再正常运行了,但它代表了当时的设计理念,所以被放到博物馆展出。这时,这架飞机的内在价值为正,工具价值为负,但它的内在价值弥补了它在工具价值上的不足,所以我们还是认为它的净值很高。可见在价值判断上,工具上的有用性有时并不那么重要,也许我们不能用哲学作品来治疗疾病,但并不能因为这个理由就说哲学作品的净值比科学技术低。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录》等等哲学著作都给后人带来很多启示,这种内在价值是不能被忽视的。

《哲学与人生》东方美:哲学不能烘面包,但是能使面包增加甜味。

主题一:世界是什么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从天上回到人间:

读很多书,学会很多知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仰望星空却掉进大坑。

苏格拉底选择死亡:

苏格拉底选择回到人间,尊重城邦法律的决定。

哲学是练习死亡:

即便灵魂不朽,重点也不在于死后怎样,而在于如何过好眼前的一生。哲学是练习死亡,面对死亡的结局,如何过好眼前的生命,通过哲学找到生活本身的意义。

柏拉图

诗歌与哲学的争吵:

柏拉图早年是文艺青年,但后来抛弃文艺,选择了哲学,认为哲学高于诗歌。诗歌排斥理性、满口虚假、不辨真伪,世代传唱,不假思索,以为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柏拉图关心现实政治,最终以失败告终。后来办了柏拉图学园,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写了大量的对话作品。

理想国洞穴之喻:

洞穴内的奴隶生活-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走出洞穴-回到洞穴

  • 人们被绑在洞穴里,身后有火把,把道具的影子投射到墙上。人们看不到道具本身,也看不到用道具的演员,只能看到眼前的影子。
  • 有些人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反思影子的真实,开始解脱束缚,回头看到了道具和演员。即使这样,真正的光不是来源于火把,而是太阳,要走出洞穴。有人走出洞穴,看到真实的世界,看到太阳本身。
  • 返回洞穴,兴奋地去和洞穴里的人去揭穿假象,和苏格拉底的处境一样,动摇人们小确幸的生活,面对各种各样的人的质疑和不理解。

毕达哥拉斯

用水火土气的元素来理解世界,是感性的、经验性的,无法抓到世界的本质。毕达哥拉斯要用抽象的数学来理解世界的本质

正方形桌上放着三个苹果:但不是完全意义上正方形,总有一些误差;数字三存在于苹果之中吗?如果存在于苹果之中,那我们为什么又会说三个香蕉、三个城市….吃掉一个苹果后,三又变成了二。

图形、数字更多地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我们在用思维里的数学知识来理解和概括外在世界。

洞穴之外的世界不能用肉眼看见,但能用思维去把握。

毕达哥拉斯曾去埃及、巴比伦等地游学,受到东方(当时认为的东方)思想的影响,如灵魂不朽,灵和肉是分离的,思维是不朽的

毕达哥拉斯建立了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个团体带有宗教性质。

毕达哥拉斯派的观点:

  1. 什么是智慧?智慧是数。数是世界的本源、本质。奇数和偶数的不同:奇数是确定不变的,没有必要改变了,是完满的;偶数是不定型的、变化着的,所以不完满。数产生点、线,产生平面、立体,产生水火土气,生发出万物。
  2. 什么是美?美是和谐。数不是杂乱无章的,有内在秩序。宇宙和音乐一样,充满了差异、对立,但对立面统一产生了和谐。
  3. 灵魂学说(宗教性质):灵魂也需要维持内在秩序,通过音乐和哲学净化灵魂,达到和谐与幸福的状态。

亚里士多德

德国雅斯贝尔斯:轴心时代,产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产生了释迦牟尼,产生了孔子、老子。

亚里士多德是马其顿人。来到雅典拜柏拉图为老师。后来被聘为亚历山大大帝(当时13岁)的老师。后来自己成立了吕克昂学园。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不认为大一统的帝国是个好的政治模式,人口多样、版图庞大,不好管理,大家的生活都不会过得很好。他们认为小城邦是最好的,不大不小,几万人,大家都能活得很好。所以亚里士多德没有影响到亚历山大的称帝。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帝国分崩离析,雅典人仇视和马其顿关系密切的亚里士多德,被判死刑后逃离雅典。

漫步学派:

亚里士多德与学生一起散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在漫步中形成自己的哲学思想。

实体与偶性:

以雕像为例,三米长两米宽,青铜制成,我们只看见过三米长的东西、两米宽的东西、青铜色的东西,但没有见过三米、青铜色本身,它们不能脱离实际的事物而存在。依附于雕像而存在的东西如长度、颜色具有依附性,叫偶性。雕像本身是实体,能独立存在。洞穴内是偶性的世界,洞穴外是实体的世界,两个世界统一在同一个东西上,如雕像。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判:

洞穴外的理性世界和洞穴内的感性世界不是分离的、二分的,两者统一在一起。没有必要走出洞穴,去到遥远的、超越的地方,事物的本质是什么、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不需要假定有一个洞穴之内和洞穴之外的区分。

主题二:世界要到哪里去

什么是好的生活?

《理想国》开篇克法洛斯:

我们做一件好人好事,是否是出于对死亡、对因果报应的恐惧呢?

《理想国》中色拉叙马霍斯:

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赢家通吃,强者制定有利于自己的标准,有话语权,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一大堆高大上的理由。

灵魂三要素

苏格拉底认为人的灵魂分为三个部分:理智(大脑)、激情(胸腔)、欲望(小腹,食色性也)。三者和谐,理智在上、激情在中、欲望在下,才能过好的生活。

只注重强者的利益,就是把欲望凌驾在理智和激情之上,是颠倒的灵魂,晚年一定会恐惧不安。

死后的世界

《理想国》结尾死后的神话世界:

正义的灵魂走入天堂之门;不正义的灵魂走入地狱之门,受到惩罚。

新的人生:

从天堂和地狱回来的灵魂选择新的旅程时,善恶可能发生交换。天上下来的哲人则永远选择让理智控制激情和欲望。选择后来到遗忘平原,失掉记忆开始新的人生。

希伯来哲学传统

神义论问题:

如果真的有上帝存在,世界上为什么还有恶?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

基督教诞生之后,罗马政治势力很恐惧,害怕基督徒不是真正效忠他们,而是信仰上帝,因此打压基督教。但罗马不能为庞大的帝国提供一套意识形态,君士坦丁大帝把基督教列为国教。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想为基督教辩护,告诉人们,罗马的衰落和灭亡不是因为基督教。

两种爱:只爱自己,轻视上帝,产生地上之城,产生各种罪恶,人们由于原罪(偷食禁果),不可避免地要在地上之城走一遭;爱上帝,以至于看轻了自己,产生了上帝之城,上帝之城是永恒的。

奥古斯丁巧妙地把柏拉图的两个世界(洞穴内外)融入了基督教思想之中。

康德永久和平思想

不通过神话(柏拉图)、宗教(奥古斯丁)来指明人类的未来。

永久和平的思想背景:

  • 18世纪欧洲的战争。
  • 霍普斯自然状态:人与人撕破脸的状态,彻底进入战争的状态。
  • 战争用残酷的手段使人类觉醒,战争是构建和平状态的必要起点。

黑格尔历史终结论

历史终结论:

当我们到达历史的终点后,在很多的岁月里不会再有世界体系的大的变化。在过去的岁月里,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各种社会体系、政治体系之间的相互克服和超越。在根本的框架、机制和原理中不再有太大的变化,历史在哲学的意义上消失了。

主人与奴隶的关系:

人有两种需要,自然需要(食物、住房)、精神需要(需要别人承认)。

主人与奴隶之间为了承认和认可的斗争是永远不会结束的。弱者想获得强者的认可,不断地进行着获得他人认可与承认的斗争。后发国家和先发国家、新生的资产阶级和君主阶级…都在进行这种斗争,这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互相承认:

人人平起平坐,所有人既是老板也是员工,推动历史的动力消失了。

主题三:什么是自我

费希特

德国古典哲学四大天皇: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

现象与物自体

休谟:我们不能认识到世界的本质,我们所理解的外部世界的原因和结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比如一把火放到纸旁边,纸燃烧只是由于我们心灵的某种习惯。

康德接着休谟的学说区分了现象与物自体。我们看到、感觉到的只是现象,而不是物自体。我们的认识能力和感觉能力规定了世界向我们展现出来的样子。

康德对理论与实践的区分

世界分为两个部分:自我和自我的认识能力所规定的现象世界,这个世界遵循一套必然的法则,比如因果关系等,我们的心灵可以为自然界立法;真实的物自体世界,这个不可知的领域就是我们道德生活的领域。

我们在认识世界时要遵循现象世界;我们在如何生活方面,在如何去做一个道德上的好人方面,是完全自由的。

理论生活:认识世界

实践生活:做一个道德上的好人

费希特绝对自我

原理一:自我设定自我(即我是我)

我之所以是我,并不是被外面的世界牵着鼻子走,并不是别的事物想让我们看见什么我们就变成什么样子。我自己就完全能够成为自己的主人,是无条件的。我是我自己唯一的确定者和立法者,不仅确定了自我的形式,还包含了自我的内容。

原理二:自我设定非我

自我还设定了外在世界(非我)的整体性。康德则把外在世界悬置起来了。费希特的自我把心灵世界和外在世界整合了起来。

边沁功利主义

边沁的功利主义有点儿“俗”。

个人利益是一切人类行为的出发点。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最根本的道德原则。

功利主义的目的:

自我的所有行为最终要达到趋乐避苦。

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出现矛盾怎么办?

边沁把国家和社会还原为一个个个体,国家和社会是由一个个个别的自我组成的团体,没有集体利益这一说,要想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就要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快乐和痛苦可以计算:

计算的结果会衡量立法的好坏,引导我们如何去立法。

马克思

马克思与黑格尔的最大差异在于如何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黑格尔认为精神世界最重要的表达形式是绝对理念,而不是劳动。

马克思:哲学家都是在解释世界,而我要改造世界、改变世界。理论生活是为实践生活服务的。

面对资本主义的两条道路:

非革命派:修正主义,渐进式的社会主义发展,比如很多欧洲国家工人福利特别好。

革命派:革命到底,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马克思基于劳动的历史终结论:

黑格尔认为历史终结是由于普遍承认的实现。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和随之而来的斗争是获得历史终结的基础和动力。

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最大的差别在于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出现了劳动也就出现了阶级分化。

批判资本,追求所有人的平等与自由。

尼采超人哲学

只有一个世界:

柏拉图和奥古斯丁把世界划分为两个世界,让人们把眼睛朝向天空,信仰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就会陷入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把最高的价值变成最低的价值,把最低的价值甚至是不存在的东西当做是最高的价值。

尼采认为有且只有一个世界,上帝死了,上帝无论是体现为洞穴外的太阳还是体现为基督教的上帝,都不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存在支配力。

超人就是大地的意义:

只有一个世界,就是大地赋予我们的世界,没有天空(洞穴外的太阳)。

超人就是要忠于大地,不会充满幻觉地生活在虚构的理念的世界。

重估一切价值:

末人:没有更高的精神诉求的最低级的物种。

超越是一种永不停滞的状态,什么时候超人自我满足不再前进了,超人就死了,上帝就复生了。

让忠于大地的价值成为最高的价值。

主题四:如何生活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

中庸的核心:不偏不倚

一匹马就应该驰骋在草原之上,万事万物都有最符合自己本性的目的。

幸福与德性

德福合一,人类要想过幸福的生活,就必须是一个有德性的人。实现自己的德性,就一定要学习中庸之道,欲求应该去欲求的东西。

中庸之道的实践方法

如何去寻找黄金分割线?

前提:首先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

原则一:做到两害(恶)相权取其轻。

原则二:交往过程的练习,体验到两种极端,从而寻找到合适的中道。每个人都有自己恶的倾向,有的人懦弱,有的人不节制、有暴力倾向。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明智

明智是实现中庸之道的必要能力。

明智:善于节制自己、善于策划、善于安排的品质。

在实践中有意识地锻炼明智的能力,经验多解决方法也会多,不会非此即彼。

在生活的偶然性中找到确定性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明智则要求在具体的处境中运用一般性原则去解决具体问题。比如家和万事兴是一般性原则(确定性),具体到每个家庭(偶然性)则要求不同的行为。

整体好才是真的好

比如健身,只把胳膊练壮,腿却很弱。又比如生活中和有的人关系好,和另外的人则关系不好。每一个面向、领域都要统筹。

明智与国家

明智不光可以运用在个人生活中。

在国家方面,明智诞生了几种不同的学科:立法学(制定一般性原则),政治学(让政治家在具体经验事物中落实一般性原则),理财学。

补充

亚里士多德提出“无恒产则无自由,无自由则无道德”。

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公正的行为而变得公正,通过实践自我控制而变得自控,通过作出英勇的行为而变得勇敢”。换句话说,我们的行为会影响我们的想法。比如,当我们做志愿者的时候,会让我们觉得自己乐于助人,从而改变想法,让我们更有可能继续做志愿者。这种方法告诉我们,行动是可以改变思想的。人们最终形成了更可取的自我观念,它能够自我加强,从而引发持久的改变。

伊壁鸠鲁

快乐是人生的归宿

检验快乐与否靠的是感觉,快乐建立在我们的感觉的基础上,而不是柏拉图所说的洞穴外的世界。

快乐不是享乐、放纵,而是身体没有痛苦,灵魂没有纷扰。

最高快乐:灵魂没有纷扰

奢侈放荡的快乐,在快乐结束后会带来痛苦。曲终人散,是伤感和虚无。灵魂达到一个放纵的状态后,紧接着会走下坡路。

凡是必要的,都是容易满足的;凡是难以满足的,就是不必要的。

心灵的快乐是自足的,不需要太多的外在事物来满足。

对于神灵的怀疑

伊壁鸠鲁悖论:

世界上存在着痛苦、不如意、恶

  1. 如果上帝不能阻止,他就是无能的上帝

  2. 如果上帝不愿意阻止,他就是坏的上帝

  3. 如果上帝不愿意也没有能力阻止,他就既无能又坏

  4. 如果上帝既愿意阻止,也有能力阻止,那为什么还有恶呢?

斯多亚主义

斯多亚主义(斯多葛主义)和伊壁鸠鲁主义、怀疑主义是整个希腊化时期乃至罗马时期最重要的三个哲学流派。

斯多亚学派是一群观点相似的哲学家的总称,没有核心的创始人,在漫长的五百多年实践中逐渐发展出来。

斯多葛(Stoic)是教人怎样过好这一生的学问,源自希腊。学派得名自Stoa Poikile,指雅典中心广场北侧的绘画长廊,创始人芝诺经常在这里给门人讲课。

斯多葛派代表人物:

芝诺(创始人),曾受到犬儒主义影响,但背道而驰,强调责任、理性、担当。

西塞罗

晚期:塞涅卡、爱比克泰德、马可奥勒留

不动心

  1. 理性的生活:人根据理性来安排自己的欲望。
  2. 神和宇宙: 宇宙、自然和神也是有理性的。
  3. 根据自然生活

命运的必然性:

愿意的,命运领着他走;不愿意的,命运拖着他走。

补充:斯多葛控制二分法

在生活中,有些事是你能控制的,有些事是你不能控制的,你应该只关注自己能控制的事情。

比如钱包被小偷偷走,小偷偷钱包这件事,是你不能控制的,那就只能接受。你能控制什么事情呢?可以选择好好度过这一天,答应好的和朋友一起看的演出,还照看。

把个人目标从“外界目标”转换为“内部目标”。

比如升职,这是一个“外部目标”,这里有很多因素是你不能控制的,可能你的竞争对手表现的更好,也可能你的老板不喜欢你。

你应该选择的是一个“内部目标”,比如写一份最理想的简历,工作尽力。

又比如参加比赛,你关注的应该是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打一场漂亮的比赛;追女孩,你关注的是诚恳地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如此做来,你在心理上就是不可战胜的。

注意:你能直接控制和影响的事物称为可控领域。可控领域是可以拓宽的。

如何拓宽可控领域:

  1. 离开舒适区:经常旅行的人应该有体会,每一次旅行都带你离开熟悉的环境 让你学会如何在舒适环境之外感受到惬意。
  2. 每一个问题都为我们带来成长的机会,不光要解决这个问题,还要避免它下一次再出现。比如你家被入室盗窃,如果只想解决问题,直接报警就好;但如果想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出现,就需要多做一些事情,比如安装一个报警器。
  3. 正确的提问方式:
    • 我们一直都处于自我对话的场景中,大脑不断地抛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问题。我们首先要问的不是“为什么”,而是“怎么做”,怎么做寻找的是解决方案。比如,如果提问方式是“我能做到吗?”我们就有可能不去做这件事;更好的提问方式是“我如何做成这件事呢?” “如何”这个问题会促使你寻找实现目标的方法。
    • “我能做什么?”这个问题也至关重要。
    • “我会做什么?我知道什么?我有哪些机会?”
    • 需要果断决策的场合,则要先问“是否”,这个问题背后藏着“为什么”,你为什么做这件事?哪些原因促使你做这件事?做完决定之后,就不用再关注“是否”这个问题了,而要接着问“怎么做”。
  • 4.扩大你的个人范畴
    • 你的个人范畴包括:所有影响你的事物、对你而言重要的事物、你感兴趣的事物。比如一个人只对自己所在的部门感兴趣,那他的可控领域就不会很大。相反,一个员工可以和其他部门保持关系,和公司总部也建立联系,那他的可控领域就会拓宽。

笛卡尔

近代哲学的创始人。

普遍怀疑

黑客帝国:缸中之脑。

恶魔假设

恶魔在欺骗我们,让我们感觉到有手有脚、有天有地,实际上我们什么都没有。

我思故我在与上帝

我,没有身体的孤独的心灵。我们既然能被骗,那么一定有一个我自己存在。我在思考、我在怀疑、我在被骗,证明我存在。

笛卡尔提出了二元论思想:身体与灵魂,两个世界独立存在,一个世界包含着我思故我在,另一个世界则被怀疑掉了。

而为了走入日常生活,笛卡尔寻求了上帝的帮助,上帝用他的诚实、能力,连接了我们的心灵与外在世界。

斯宾诺莎

顺从自然的必然性

我们并不具有自由意志,我们顺从着自然的必然性。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能脱离外部世界而存在。没有洞穴内和洞穴外,也没有地上之城和上帝之城,也没有身体和心灵的划分。上帝本身就是自然。

人的所思所想、感受、情感、冲动、欲望都是由必然的因果法则和链条一步一步导致出来的必然结果。人没有虚幻的自由意志。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与自然的必然性保持一致。

万物都在保存自己

自然万物都在竭力不停地保护自己,没有任何一个物体愿意无端端地损耗自己。

哪怕没有生命的石头,也在保护自己,比如惯性,没有力干扰它,它就会一直运动下去。

自由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

不要去幻想有所谓别的可能性,如果从头来过,按照当时的眼界、当时的能力、当时的环境和机运,还是会那样选择。
自然灾害也是必然的,但我们没有“上帝视角”,不能洞悉所有的因果链条。

补充:

顾城:命运不是风来回吹,命运是大地,走到哪里你都在命中。

福柯的疯人院

福柯代表作《古典时期的疯狂史》

关注非主流

关注边缘群体,从一个不同角度找到现代文明如何建构起来的线索。

不正常的人

精神病学形成的真正动因:区隔意识,排斥异己的处理方式,理性排斥、压制非理性,理性与非理性完全区隔开来。

疯子刚开始出现时,人们不把他当病人,到了高度现代化的社会,理性的力量压制非理性。

一个不恰当的例子:一个学生是好是坏,完全是后天建构起来的产物,是人根据自己的生存需要、根据理性和欲望建立起的标准。

规训与惩罚

疯癫被认为是一种疾病,精神病学被建立,疯子受到人们排挤、贬低,理性取得了完全胜利。

人们利用规训和惩罚两个手段,建构了正常的人和不正常的人这两个群体。如:建造监狱、安装摄像头、一套成系统的治疗手段。

疯人院的的建立推广到社会:

整个一套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国家治理技术都是通过规训与惩罚给人们贴上标签、统治人、改变人。

主题五:如何处世(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帕斯卡的赌徒思想

赌博与信仰上帝

人有将利益最大化、趋利避害的倾向,那就应该信仰上帝:

  1. 上帝存在,而我信仰上帝
  2. 上帝不存在,而我信仰上帝
  3. 上帝存在,但我不信上帝
  4. 上帝不存在,我也不信上帝

上帝不存在,我们什么损失也没有;而信上帝,好处大、风险小,我们“赢面”更大。

我们不能用理性接近上帝

不能理性地、繁复地论证上帝的存在。

帕斯卡对上帝存在的证明建立在风险和不确定的基础上,来源于人性对于幸福的渴望。

人是脆弱的芦苇

人的精神:几何学精神,科学、严密、理性;敏感性精神,一种洞察力、一种直觉。

人是一株会思想的芦苇,他会思想,但他太脆弱了,我们对宇宙秩序的理解在上帝面前微不足道,我们对内在世界、外在世界都不可能全知全能。

在为人处世方面,我们要知道人的有限性、脆弱性。

叔本华

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迎合了欧洲盛行的文化气氛,一系列的欧洲内战让人们对理性产生了怀疑。

反击康德

叔本华认为物自体不是什么不可知的东西,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道德和自由,而是意志,是生存的意志。

万物都受生存意志的支配,受不断涌动的欲望的支配。

永不满足的欲望

生命意志是欲壑难填的。人充满了潮水般的欲望,不断涨潮退潮。生命是痛苦的。叔本华受到了佛学思想的影响。

悲观的人生态度

世界的本质就是生命意志,是由生命意志不断驱动的欲望。人在欲望满足之后无聊和欲望满足不了的痛苦间钟摆般摇摆。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克尔凯郭尔(丹麦)

代表作《恐惧与战栗》

恐惧是人类最基本的情绪

从现实的角度,恐惧和战栗的情绪是消极的,让人感觉无助,感觉到痛苦,我们也不希望和充满这种情绪的人交往;

从内心的角度来说,我们无往而不在恐惧和战栗之中,这种恐惧有积极的意义,它把我们从外在的现实生活中那个带着虚假面具、笑脸相迎的自我拉回到内在最为真实的自我之中。

虚无是恐惧的根源

在我们内心深处所恐惧的就是虚无。我们内心惧怕着虚无、惧怕着无常、惧怕着自己消失。

日常生活中,我们涂上一层一层油漆,带上一层层面具。内心深处恐惧着的我,才是真正的、不带面具的我。

内在的本真自我是由控制来支配的。

人是个体的存在

自我与他人相处时一定要牢记,一个真正的人并不是身处在群体之中的人。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形成了一幅幅面具,让我们忘记了真正的自我。

佛罗伊德

《梦的解析》是严谨的科学著作,对梦进行科学的研究。

梦并不荒谬

梦严格遵循人类的精神规律,是高度复杂的内在精神活动。

梦释放着压抑的欲望

做梦时我们的大脑是清醒的,平时被我们压抑的欲望以复杂、曲折的方式表现出来。

因为外部环境、社会道德等的制约,人有些欲望不能满足,我们的很多意识由清醒的意识一步步转变为内在的无意识,这种无意识是我们被压抑的欲望和愿望。

梦是欲望的表达,佛罗伊德把梦分为两类:简单的满足,比如特别想吃糖,于是梦中买了一包糖;伪装之后的满足,比较复杂,需要解码,比如女士上一个外甥死了,有一个男士来参加葬礼,而这位女士梦见又一个外甥死了,因为她想再见到那位她心仪的男士。

人是自我压抑的动物

梦中有两种倾向:检查者和想实现欲望的倾向。这两种倾向使梦境曲折、碎片化。

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卢梭,他们从赤贫的社会底层一步步成长为思想家。

我在故我思

《存在与时间》恢复了哲学的实践特征。海德格尔认为哲学就是哲学活动,理论生活、沉思的生活并不是日常生活的最基础的部分,日常生活之中最基础的部分是与他人的共在。人首先是一种在世界之中存在的动物。

我首先存在于世界之中,与其他人一块存在,然后才能反思。

烦(操心)是人生在世的最基本情绪

人被抛掷到世上,与各种各样的东西打交道,会操心,会烦。

海德格尔把人的生活分为两种:非本真生活,与他人一道生活,一起聊天唱歌等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个体消散到与他人共在的处境中,没有回到自我的生活;本真生活,回到自我的生活,从与他人共在的处境来回到自我。

向死而生

动物没有历史、没有时间、没有反思意识。
人则是时间性的动物,具有时间意识,比如女生三十岁嫁不出去就有危机意识。

死亡是一把悬着的剑,人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掉下来。人出于对死亡的逃避,进入到非本真生活。

死亡是一个钢琴家,通过几小节的演奏,给整个曲子奠定了基调。

我们在本真状态中直面死亡,规划人生,形成人生的节奏感。如孔子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萨特

存在主义: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在传统哲学看来,人首先是有一个本质的,比如人是一个理性的生物,在人存在之前就规定了一个本质。

人首先是一个自由的存在,没有先天的规定,人的本质主要取决于你怎么去活。

萨特在哲理剧《间隔》里提出了“他人即地狱”。

地狱在人间

我们只有眼前短暂的一生,回到现象本身,对死后的人生存而不论。地狱就在人间。

人与人互相折磨

为什么地狱在人间?因为人与人相互折磨,他人即地狱。

无法逃避的他人

为什么人与人互相折磨?因为人与他人共同生存,通过别人进行自我的认知,在领导和秘书、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中知道自己是谁。

我们往往通过想象他人看我们的眼光,来看待我们自己、理解我们自己。我们成为他人眼中的奴隶,别人掌握着我自己存在的钥匙。

别人的目光是我们的审判者、刽子手。

补充:人的荒谬性

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认为“一个人始终是自己真理的猎物,这些真理一旦被确认,他就难以摆脱。”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交往理性)

三个世界理论

生活的一切领域可以划分为三:

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交往和行动中展现出来的社会世界。

四种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分四种:

目的行为(工具行为),以目的、工具为导向,如想修电脑,就去找合适的工具;

规范调节行为,人在社会集团中生活,有了自我与他人的共同的价值观,人严格遵守集团的共同价值观;

戏剧行为,一种自我表现、一种自我表达,展示给别人;

交往行为,表现为主体间性,主体与主体间通过符号、语言来交往。

二元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分为两个层次:

生活世界,一个交往行为者始终要置身其中,比如大学,有教学楼、食堂,也有学生老师,人们在其中互相交往、联系;

系统,更抽象,更多指一种技术性的、物质性的东西,比如政治系统(以权力为媒介的社会)、经济系统(以金钱为媒介的社会),需要一种理性化的秩序。

列维纳斯

列维纳斯认为伦理学是整个哲学研究最核心的问题。伦理学才是第一哲学,而不是柏拉图所说的第一哲学,即洞穴外的、只能抽象把握、形而上的世界。

伦理学是第一哲学

希腊哲学所提出的第一哲学概念(形而上学概念)持久性地、深刻地规定了西方哲学是什么。列维纳斯认为伦理学才是第一哲学,认为两千年以来是形而上学的暴力的思想专制,是为了真理而真理。

纪念犹太大屠杀

善与正义才是最重要的哲学问题

伦理学先于形而上学,善与正义优先于形而上学所谓的终极真理。

列奥施特劳斯

代表作《自然权力与历史》

施特劳斯学派集体编纂的《政治哲学史》

古今之争:古希腊、罗马、中世纪哲学和现代哲学之间

哲人与大众的紧张关系

柏拉图对人有三六九等的区分,他是精英主义,把人划分为两类,走出洞穴的少数的哲人,留在洞内的大众。哲人回到洞穴被大众目为疯子,揭示了一种紧张的关系。

康德刻意地消弥哲人与大众的差别,提出普遍公民(世界公民)、永久和平,在全人类平等的基础上理解哲人与大众的区别。

施特劳斯认为哲人与大众的紧张关系永远存在。

不可能的启蒙运动

现代哲学试图去取消哲人与大众的区别。施特劳斯认为哲人永远都是哲人,哲学与大众有本质的区别,人人平等、自由民主都是自我欺骗,普罗大众在现代启蒙运动的影响下走出第一层洞穴,却掉入了第二层洞穴。

哲人的审慎

哲人最大的品质在于温良审慎。少年苏格拉底盛气凌人、质疑挑刺;老年苏格拉底则维护洞穴内的人群、节制审慎,不会刺激大众。

哲人与大众的关系一方面非常的遥远,是品质、性情、格局、能力方面的差异;另一方面哲人不会挑战大众的常识,而是用温和审慎的方式要进入政治,与大众生活在一起,同时保持自己的超越性。

施特劳斯认为政治哲学才是第一哲学。

补充:曾国藩

曾国藩相信,天下没有不能相处的同事,不论什么人,都有相应的相处之道。

曾国藩深入分析左宗棠这个人,发现他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自尊心过强;另一个是好表现自己,总是处处要表现出我比你强,比你高明。所以曾国藩和左宗棠这样的人相处的秘诀就是,满足他的自尊心。

曾国藩决定对左宗棠要像水一样,采取以退为进之法,对左宗棠非常客气,非常尊重。左宗棠最怕的是别人因为他只是一个小师爷不尊重他。针对这一点,曾国藩给左宗棠写信的时候,总是用最客气的语气,比和巡抚说话还客气。另一条是,有事就请教。不论大事小情,一遇到问题,曾国藩就跑去请教左宗棠。这几点,对左宗棠非常有效。左宗棠这个人,最喜欢的就是别人来向他请教,只要你对他恭恭敬敬,他也愿意倾囊以授,毫无保留,帮你出主意。有些人就是这样,所谓愿意逞才,他们活着的目的,就是要证明自己比别人聪明。你不需要给他什么太多物质上的报酬,只要给他精神上的肯定,他们就愿意无条件地贡献他们的头脑。

主题六:什么是最好的国家(政治哲学)

马基雅维利

孔孟对政治的理解都充满了道德色彩,而马基雅维利有点儿像韩非子,大量谈论了政治运作过程中的权术。代表作《君主论》讲了大量的阴谋诡计,他认为这些东西可以公开谈论和传授。

《君主论》很简明扼要,认为政治与道德无关,好的国家与有权术的君主密不可分。

政治无关乎道德

好的君主要想巩固自己的统治就要收买人心,要用利益,而不是以德服人。

平民阶层没有诚信、庸俗、愚蠢,是一群乌合之众。道德是靠不住的,要抓住平民的痛脚,让他们任何时候都有求于君主,这样的忠诚才是可靠的。

国家的建设不能唱高调,比如不能用雇佣军,而要把军队整合为自己的军队,强调忠诚。

要懂得作恶

不到万不得已,还是要做一个好人。必要时一个成熟的君主则要懂得作恶。善良与恶只是工具,为目的服务。

在成功之后则要善于掩盖自己的恶行。

政治动物的本能就是首先自保。

征服命运

事在人为,要驾驭命运。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

霍布斯

代表作《利维坦》

国家建立的基础不是出于道德的考虑,而是人害怕暴死(飞来横祸的死)。

自然状态

不能把人性放在现有的社会中去理解,剥去人们在社会中的伪装,露出最真实的本性,回到人的自然状态。

自然状态就是战争状态

自然状态的人在能力、体力上是平等的。人有三种原始欲望和动机:竞争、猜忌、荣誉(虚荣),这三种动机使人进入战争状态。

由于人与人在自然状态中是完全平等的,于是会展开竞争。
人与人缺乏必要的信任,潜意识里认为别人会害我,充满了猜忌。

这有点儿像《三体》里的黑暗森林。

国家的诞生

自然状态是不可持续的,人们商量着定一个契约,将自己的自然权力交付给利维坦,利维坦是一个海上的怪兽,象征着国家、统治者。

洛克

自然状态并不悲惨

自然状态之中,人与人平等,人有自我保存的需要,通过劳动去获得财产。这就是天赋人权,上帝给了我们劳动的可能性,给了人类以理性和生产能力。

自然状态的核心不是战争,而是劳动。

劳动与私有制

人们需要占有财产,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将自然物品慢慢由公有变为私有。比如我挖出来的宝石归我所有。劳动产生了私有制。

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公正的裁判者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于是有了国家的诞生。

占有性的个人主义

自然状态中,人与人平等;通过劳动、财富积累,加上国家保障私有财产,于是有了马太效应。

卢梭

最美好的自然状态

霍布斯、洛克把现代社会的很多感受、生活方式和处境投射到了自然状态中。

真正的自然状态是原始和高贵的状态,没有时间概念、道德概念,人们无知、纯朴,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安之若素。人不知道善恶的区别,不会去作恶。

人类的自我完善

人有可完善性,不像动物,它们有一个本性的界限,不能超越。人一步步产生了社会。

公义学说

人民作为一个抽象的神圣的概念,它不会错。群众可能会做错事,但人民不会。

一个国家必须有道德,而国家的主体必须是人民,人民不能被代表。公义,是人民共有的意志,神圣、犯错。

补充

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

现实主义最容易理解的一种版本:世界的真相是英国大思想家霍布斯说的丛林社会,没有法律,没有规则,没有共识,没有信任,只有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什么都是假的,只有生存、利益和权力是真的,而三者是一回事。

理想主义则是对现实主义的超越:我们不必是丛林社会。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只能走向共同毁灭,我们应该也可以跳出陷阱。在信任、共识、规则的基础上共存,兼容利益。

总之现实主义认为现实是血淋淋的,理想主义认为不是非得这样。现实主义认为理想主义迂腐,选择理想主义等于坐视被别人毁灭。理想主义认为现实主义危险,选择现实主义终将导致共同毁灭。

世界的真相一点都没有变:国家之间处于无政府状态,没有超国家机构提供安全保护,每个国家都拥有武力,相当多的国家有核武器,也都无法对其他国家完全放心为了生存,所有国家都要追求力量,保证安全。

性善论和性恶论

认为性本善的人认为以前有个黄金时代,距今大约一万年,男人狩猎女人采集,群体分工、协作、分享,人人营养平衡身心健康。那个时代没有战争没有等级,没有财产当然也就没有穷富差别,也没有传染病。最初都是好人只是后来变坏了。怎么变坏的呢?发明了农业。农业意味着定居,意味着阶层,意味着收获,意味着余粮,意味着分配,意味着得武装起来防止别的群体来抢夺余粮。无尽冲突从此开启:阶级分化了,财富产生了,战争到来了。连营养都变差了,绝大多数人忙于在田间劳作却只能果腹而已。人类从此失去了乐园。

与之针锋相对的是性本恶。奥古斯丁说,婴儿不作恶只是因为力量太小。人性本恶通过教化才习得合作。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这个词用得非常深刻,它指美德是后天培育出来的,不是先天内置的。文化也就是礼义教化的功能在于化性起伪,化解恶的本性,造作出后天的美德。

性善论与性恶论都同意人们现实中是善恶交织的,但对成因和解决之道看法不同。性善论主张去除后天污染回到原初;性恶论则研究恶人们是怎样结出善果的,也就是说,为什么会合作?合作为什么时常瓦解?怎样才能最大限度使合作延续下去?

不管后来成长成什么样子,小朋友的起点是一样的:极为现实毫不天真,绝无同情心很少同理心。同情心和天真,如果你在小朋友身上看到这些东西,那不过是看到了你自己投射在他们身上的幻觉而已。小朋友长大成人才能获得这些品质。真正的天真从来只在成人那里出现。看看跟人基因最接近的黑猩猩。BBC史诗级纪录片《王朝》(Dynasties)开篇就是黑猩猩森严残酷的等级社会,黑猩猩
为了爬到等级之巅独占繁衍特权,为了继续呆在那里,文斗武斗什么都干得出来。凭什么黑猩猩下了树站起来之后,突然人类就有了个田园牧歌的早期黄金时代呢?

人性的四象限

性善论理想主义认为应该而且能够回到起初那个干干净净的初始状态,不管是上古黄金时代还是初心。

性善论现实主义认为应该回到起初,可惜已经晚了,回不去了。

性恶论理想主义认为从来就没有过什么干干净净的初始状态,但人类合作秩序能够变得更强健,扩展到更广阔的天地。

性恶论现实主义认为人类合作秩序产生本身就是个偶然奇迹,非常脆弱,难以持续,随时堕入三恶道。

高贵的野蛮人

《高贵的野蛮人》(Noble Savages)作者沙里翁专注研究亚诺玛米人50年。亚诺玛米人生活在亚马逊河流域最深处两万多人,200多个村落。在20世纪中叶时他们是全球仅存的没有与外部接触过的原始人群。沙里翁1964年来到这里一辈子观察研究,是这群原始部落在“未经污染”状态下内部政治、社会、军事冲突最早也是最后的目击者。他到达亚马逊密林深处好似穿越回人类社会的起点,带回来一个结论:

对亚诺玛米人来说,生活就是持续不断的战争,核心是为了争夺女性及繁衍权。暴力围绕争夺繁衍权展开,社会围绕使用暴力来组织,衍生出一套完整的权力结构、声誉机制和战争谋略。

  • 关于起因:村庄之间战争的首要原因是抢夺女性。亚诺玛米人当中,约20%成年女性是抢来的。男性对不论村庄内外的女性都有极度的占有欲和攻击性。跟争夺女性相比,对物质资源的抢夺很次要。
  • 关于暴力:45%的成年男子杀过人,40岁以上的人口中,2/3有至少一位近亲死于暴力。杀人者平均下来繁衍的后代也更多。
  • 关于权力:村庄之间的权力大小取决于人数多少,获得女性的能力直接与男性人数挂钩。决定村庄规模的三大因素是血源、婚姻和头人的能力。
  • 关于头人:头人有三个非正式权力的来源,父系亲属的数量——这对应着其祖爷的繁衍成功率——以及杀过多少个人,这两个是硬指标。还有一个是政治才能,就是他审时度势,不多说话但凡说话只说那些他预期会被遵守的命令。为什么呢?因为只要命令被人拒绝就是声誉受损,只能用流血来解决。
  • 关于声誉:对所有男性来说有辱必流血,有流血必报仇,不然则是懦夫,而懦夫只会招惹更多欺辱;人数越少的村子男人必须越显得好战,博得残暴声誉以弥补人数劣势。

亚诺玛米村落之间时常举办鸿门宴,这是大规模屠杀的专用安排。主谋方往往要借助假装中立的第三方帮助,由其出面举办宴席,邀请目标村庄全村参加。主谋方则藏身一旁,等待捧杯为号。

鸿门宴的先例很多,每个村庄接受另外村庄宴请都必须极为谨慎。沙里翁问一场鸿门宴的主谋方和赴宴方,为什么明知是鸿门宴还要赴宴?为什么明知对方已经知道是鸿门宴还要邀请?双方回答相同;有宴不赴即是懦夫,而在亚诺玛米社会里,背着懦夫名声比赴鸿门宴更危险。所以,接到邀请的一方把妻儿藏到丛林里,集体赴会大杀一场。亚诺玛米人的战法和谋略都已经很成熟。战前有合纵连横的外交手法,突袭后有交叉掩护的撤退战术,盟友敌人随时转换身份,现代的所谓力量平衡策略,亚诺玛米人随手拈来。他们的马基雅维利程度与现代人没有多大差别。

沙里翁得出结论:

  • 第一,狩猎采集时代没有田园牧歌,而是无尽战争,战争起源于争夺繁衍权。危险总是来自邻居。霍布斯是对的,卢梭是错的。
  • 第二,推动社会演化的首要动力是安全需求。
  • 第三,亚诺玛米人向我们揭示了上古人群的本来面目:血缘很近,规模很小,越小内部才能越和平相处,稍大一点就要分裂,对外则是永恒战争,基于血缘关系的小村庄是保障基本安全的最小单位。
  • 推论是:大规模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等上层构建使人们相互合作,并持续扩展合作秩序,并不是自然而然出现的。当他们难以为继的时候,社会有可能发生塌陷。塌陷的尽头是什么?亚玛诺米人的状态可不是黄金时代。

沙里翁的发现巅覆了那个时代的文化人类学主流,后者认为战争是文化现象,因为争夺物质资源而起。沙里翁则提供了进化论解释:暴力不是起源于理性争夺而是本性使然。他因此成为20世纪最有争议的人类学家,在发表第一篇论文之后就被逐出师门,即使到近年,当他被邀请加入美国国家科学院时,还有人辞去院士以表抗议。

主题七:最好的工具(思想工具)

奥卡姆剃刀

奥卡姆是中世纪思想家。

中世纪不能单纯用“黑暗”两字概括。

剃刀原理的主要内容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除非是出于必要,否则不要去增加实体;除非必要,也不要去减少它。

唯名论的诞生

世界如何进行解释?

实在论:天下所有的杯子,共同分享了同样的本质,因此我们都把它们称为杯子,而不把它们称为椅子,共同的本质存在于杯子里面。

唯名论:这些杯子的本质不在杯子里,只不过是我们莫须有的假设,是我们心灵的概括。奥卡姆认为我们的外在世界根本不存在共同的本质,外在世界是各种不同的个体事物,个体之间不存在共同的本质,这个就是这个、那个就是那个。剃刀原则就是说,我们在解释世界时,没必要去增加一个共同的本质,越解释越复杂,杯子不仅是杯子,还是工具、餐具、人的制品、玻璃器皿….一个杯子要负担各种不同的本质。按下葫芦起了瓢,还不如一笔勾销。

个体化的世界

柏拉图认为共同本质存在于洞穴外的世界,洞穴内的世界都是虚幻的,我们以为眼前这个杯子是真实的,但它是虚无的,它依赖于洞穴之外的真实的本质世界。杯子可以被毁掉,但杯子这个概念不会毁掉。

奥卡姆认为,所有的共同本质不存在于外在事物中,也不存在于洞穴外,而是我们心灵的概念和活动而已。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立的存在,并不存在什么共同的东西。

奥卡姆的唯名论是近代新教革命的重要基础,导致了教皇、教会作用的削弱,个体与上帝可以直接沟通,直接与上帝发生关系。

休谟的叉子

经验是认识的基础

笛卡尔认为我们有些知识是上帝直接给我们的,比如说我们心中有上帝的观念、有数学知识;有些知识是经验得来的。
休谟认为任何观念都是经验得来的,有些是从经验直接获得的,比如颜色,有些通过反思、二次加工得来。

叉子的两个方向

我们的知识分为两类,都来源于经验。

  1. 观念之间的关系:比如数学、逻辑学,这些知识我们在头脑中进行运算,不用真的找来100个苹果+100个梨来数,不用在经验世界中找到事物来计算。
  2. 事实:事实是我们不能通过思维内在的命题知道的,比如太阳从东方升起,这个事实高度依赖我们的经验。

怀疑论

我们可以进行三种怀疑活动。

  1. 对普遍性和必然性的怀疑:太阳从东方升起,我们的天性和习惯经常把“太阳”“东方”“升起”联系在一起,由此形成了因果关系。我们通过经验和习惯把一些因素结合在一起,结合久了我们就认为是必然。但到底是不是必然的呢?
  2. 外界的物体是否存在以及如何存在
  3. 怀疑自我:休谟怀疑了“自我”这个心灵实体的存在。人格同一性问题,过去的我和今天的我是否是同一个我?佛学讲物不迁论,十五年前出家的小和尚和今天这个人是同一个人吗?休谟认为,人类的一切事物都是基于经验得来的,人格的同一性是借助想象和联想连接起来的,人每天观察自我,认为昨天那个是我、今天这个是我,无非是一种想象和联想。

莱布尼兹

核心观点:

  1. 前定和谐:整个世界有一个内在的和谐秩序,这个和谐秩序由上帝预先创造。
  2. 在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我们这个世界是最好的。
  3. 单子问题

单子是什么

笛卡尔二元论:整个世界由两个本源构成,心灵和物质

斯宾诺莎:只有一个本源,自然(神、上帝)

莱布尼兹:世界由单子构成,单子不可分割的的精神实体,是极其细小的形而上学的基本单位。单子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的基础。

单子最重要的特点:自然不会飞跃,世界中所有的事物之间都存在渐进的变化关系,比如微积分。不同物种间一定存在着连续的东西,比如动物和植物之间、动物和人之间都具有着一种渐进的事物。

单子不是原子,不是物理性的、物质性的,而是形而上学的、精神性的,它不占据空间、不可分割。由此单子把身与心、精神与物质统一在一起。

用单子解释世界万物

整个自然世界背后有一个抽象的、只能用思维把握的精神性的东西。

单子与世界的和谐

前定和谐,每个单子被创造时都带着使命,有些组成矿物、有些组成动物。

维特根斯坦

二十世纪哲学的两条道路

英美哲学(重经验)和德法哲学(重建构)的哲学气质是不一样的。

二十世纪这种差别依然存在,导致哲学区分成了分析哲学和大陆哲学(欧陆哲学)两个不同的方向。

维特根斯坦代表了分析哲学的发展方向,海德格尔代表了大陆哲学的发展方向。

可说的与不可说的

对不可言说的事物要保持沉默。

有一部分哲学问题可以言说,而另外一些问题我们只能存而不论。

可说与不可说用什么来划界呢?

用逻辑和语言划分哲学的界限

世界是复杂的,逻辑是世界的镜子,反映了世界的必然联系,我们的哲学可以言说的就是那些具有逻辑结构的、具有必然联系的命题。哲学只能解释自己力所能及的问题,而不能涵盖外在的大千世界。

我们必须借助语言、语言表达的意义来描述世界。不可言说的事物一旦落入语言和文字之中,它的意义就变了。

维特根斯坦认为我们不能言说的事物:幸福、自由、信仰、绝对价值、永恒、美。

世界的意义是在世界之外的。语言的界限就是我世界的界限。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结构主义:用一套稳定的结构、框架解释世界。

追随尼采,解构一切中心点

解构主义对于形而上学那种单调、乏味和统一性(妄图用一两个原理统一一切)进行了强烈批判和摧毁式的解构。

这一点从尼采和海德格尔那里来的:上帝死了就是针对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传统和基督教以来的上帝为中心的神学传统。
这两种传统都认为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感觉世界,在这个世界背后有一个终极原理(洞穴外的太阳;天上的信仰世界)。西方形而上学思想由这两个传统诞生而来,形而上学通过根本的原则、中心的思想来概括世界。上帝死了,形而上学也死了。

解构主义就是要抗拒这种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

哲学是游戏

德里达对语言很关注,强调语言和思想自身的自由嬉戏,强调文本自身的开放性(文本没有标准答案,允许各种不同的解读,慢慢地就与作者本身无关了),无封闭性、去中心化。

康德等想建立一个思想大厦、建立整个世界的脚手架,解构主义则认为思想是一个充满各种路标的道路,是无封闭性、无终止的。

与传统哲学嬉戏

我们不能采取拒斥的态度来理解传统,而要不断用新的眼光、新的方式、新的思想工具去解读文本,通过解构、嬉戏来为别的可能性打开一条光明的道路。

补充1: 经验靠不住

维也纳小组与实证主义

20世纪20年代,维也纳是欧洲的思想中心,而维也纳小组是中心中的中心,与罗素、维特根斯坦等相互唱和激发,创立了分析哲学和当代的科学哲学。随着纳粹兴起,维也纳小组中人后来散落四方,也将火种撒到英美,使分析哲学成为20世纪的主流思想。
维也纳小组继承了近代以来的经验主义传统,但给其以逻辑实证主义的现代表达,其核心是“实证原则”:知识来自于经验观察,不仅可以而且必须被事实所证明或证伪。不可用经验验证的陈述既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他们称之为形而上学。宗教、伦理学、美学等即属此类。逻辑学、数学属于例外,他们没有经验内容,也无须经验证实,因为逻辑学、数学命题都是同义反复,结论已经包含在前提之中。

“能说清的一定要说清,不能说清的则要保持沉默。”维特根斯坦这句话,道尽逻辑实证主义的精神内涵:知识必须证明或证伪,不能证明或证伪的则还是别说了。

从逻辑实证主义角度看,科学就是这么一套方法及其产生的结果:基于经验提出理论,根据理论作出预测。如果预测获得验证,那么,理论就获得了支持。这是套证实机制:观察,归纳,证实。

从对经验的观察中归纳出理论,依据理论的预测获得检验,得到证实。所谓以今知古,以近知远,以已知知所不知。这不是书斋里的哲学空谈。人们总是在经验中学习,逻辑实证主义试图严格化、形式化这个过程。它秉持着经验主义的强健和自信,相信经验能使你逐渐逼近真相,只要你用这套严格的方法,并把那些形而上学扫到一旁。

休谟的难题与波普尔的解答

波普尔(Karl Popper)是20世纪初年的大思想家,与领当时思想风气之先的维也纳小组学派亦师亦友,而观点针锋相对。

波普尔出场了。他说,你们太自信了。要按你们这个逻辑,就连科学也是不可能的了。不仅要拒斥形而上学,也得拒斥科学。你无法用经验来验证科学理论。为什么呢?因为科学理论是全称判断。举个例子:你如何用经验证明得了这句话“所有天鹅都是白的”?要给它以经验证明,全世界的天鹅你就得一只只数过来。这当然是数不尽的。在你见到的这只天鹅是白的,与所有天鹅都是白的之间,有一条经验跨不过去的鸿沟。发现这条鸿沟的第一个人倒不是波普尔,它来自于著名的休谟归纳难题。

以近知远,以所知知所不知,从对一只只天鹅的观察跳跃到对所有天鹅发言,你靠的是归纳推理:因为已知的每只天鹅都是白的,于是你认为所有天鹅都是白的。但是,伟大的十八世纪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大卫·休谟说虽然你必须靠归纳推理,但归纳推理自己却是靠不住的。它的前提是相信未来跟过去相似,但这一点却没有谁能保证。你之所以总是使用归纳推理,那是因为本能,也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休谟归纳难题公认无解。波普尔说,它给全部人类知识带来根本性的挑战。

问题来了,既然永远无法越过归纳鸿沟,无法用经验证明全称判断,也就是说,科学理论不可能被经验证明,那么,是不是该把它与形而上学一起扫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显然不行。

怎样挽救科学?波普尔的办法是反转问题:归纳(induction)是不可靠的,演绎(deduction)是可靠的,既然把科学建立在归纳之上不可靠,那就把它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也就是建立在演绎之上。用单个来证明全体是归纳,反过来说,用单个来否证全体则是演绎。只要发现一只黑天鹅,那所有天鹅都是白的就被证伪了。形而上学则不同,它不可能被证伪。如果我说所有天鹅都应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东西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

“只有可能被证伪的才是科学。”这句振聋发骚的话,就是这么来的。不过,把科学从形而上学的行列中挽救出来,这事对哲学家们重要,对你就没那么重要了。波普尔对你我真正的价值,是完全翻转了对经验和基于经验的知识的态度。在他看来,知识是这样演进的:面对问题,提出猜想(conjecture),比如所有天鹅都是白的;根据猜想作出预测,比如下一个天鹅是白的;用事实检验预测,如果下一个天鹅是黑的,那么猜想就被反驳了;不过,如果下一个天鹅还是白的,那么我们并不能说猜想得到了证实,而是得到了佐证(corroboration),只要它没有被反驳,我们就大可以用下去。

如是迭代,直到终于有一天它被反驳,走完它作为对人们有用的知识的生命周期。整个过程不需要用靠不住的归纳法,只要演绎就足够。至于猜想如何产生,波普尔并不关心这个问题。

新的科学观念和猜想的产生没有严格的逻辑方法,往往来自创造性直觉,也就是说,无法规划,无法重现,随机产生。波普尔认为知识的演进就是问题一猜想一反驳的反复迭代,它与逻辑实证主义主张的另一种反复迭代:观察一归纳一证实,针锋相对。后者是主流。因为一般认为,人们从经验中学习,产生假设,作出预测,获得证实,反复迭代,使知识渐进地逼向真相。

在《科学发现的逻辑》(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中,波普尔则认为我们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逼近真相,因为我们总是在盲人摸象。我们对世界的了解,通过否认自己以为知道的过程展开。知识的进展并不是知道得更多,而是对于不知道知道得更多。也因此,知识进展并不必然是累积的渐进的,而是跳跃的,常常是断裂的。科学理论必然要被证伪,而科学史就是一连串的失败史。所有的模型都是错的,有些曾经有用过。

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得主坎德尔(EricKandel)讲过一个故事,有位同行的研究路线最终被发现是条死胡同,毕生努力尽成泡影,极为沮丧。波普尔告诉他,不,你的研究很有价值,它被证伪就是你对人类知识进步的贡献。对方百感交集,获得解脱。

从经验中学习是我们惟一的办法,舍此别无他途,但是如果以为经验必能将我们带来离真相最近的地方,就会陷入经验的自大,掉入过度拟合于过往经历的陷阱,而越是对过往经历过度拟合,对未来就越没有预测力。我们早已摆脱了决定论的世界观,懂得世界本质上是不确定的,却又随时可能掉入另一种过度自信,以为自己对不确定性的掌握很确定。

常识认为知识来自盲人摸象,摸得越多我们了解得就越多。波普尔的价值是告诉我们,知识是在黑屋子里追逐黑猫,我们只能知道它不在哪里。理解波普尔,对无常命运多一份敬畏,在依靠经验时多一点清醒,且用且疑,且疑且用。

理论的宿命

任何理论,都有一个成、住、坏、空的过程,理论由因缘际会而被提出:

  • 缘,即外因,某些现象需要被解释
  • 因,即内因,研究者想要解释这些现象

理论被提出,最终可能因为失去解释力而消亡,也可能被修修补补,像阿忒斯之船一样,变了模样。

补充2: 索罗斯的反身性原理

《这个时代的无知与傲慢》:

思维和现实的关系并非彼此独立的实体,两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也在改变着世界,理解思维与现实的关系,就好比射活靶。这样一来,人们便无法对世间万物获得完美的认识。索罗斯在反身性易犯错性这两个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连贯一致的价值观。

反身性

反身性是一套反馈机制,由于思维并不是独立于现实而存在,因此我们成为了我们自己的客体。比如,桌子中央有一辆玩具车,我们要推动它到桌子边缘,功成必至。我们也常常这样推动我们自己,现实也给了我们反馈。但是,这种反馈其实是我们自己导致的,即寓言的自我实现,我们不断地推动着自己买进股票,现实也会给我们以反馈,股价不断上涨(形成了正反馈环,给了我们“功成必至”的感觉),推着推着,就到了非理性繁荣的顶点,股价从此一泻千里。即,实体的价值属性与实体本身之间的循环联系,导致一种开始时自我强化,最终却自我毁灭的繁荣-萧条过程。

易犯错性

我们对现实的不完全理解,称为易犯错性。我们的思维影响着我们生活的世界,但并非现实的每个方面都会受到影响。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古老的传统制度,并试图理性规划人类事物。革命刚开始时,到处豪情万丈,但最终1794年的恐怖统治却终结了一切。自那以后,人类又开发了许多恢弘的计划,但没有一种规划与其初衷是一致的。

我们能够对现实有一定的领悟,但是我们了解的越多,等待我们理解的事物也越多。面对这个移动的靶位,我们将知识过度延伸到一些不太适用的领域,我们获得的知识也因此不堪重负。这个观点和彼得原理类似,即,每个有能力的职员都会被提升到更加高级的职位,直到他不能胜任为止。

创造性谬误

索罗斯将思维和现实的分离成为创造性的谬误。所有的文化都以创造性的谬误为基础。它们之所以有创造性,是因为这种谬误不仅能够蓬勃发展,还能赶在缺点被发现之前创造出积极的成就。它们之所以是错误的,原因在于人们对现实的理解天生就是不完全的。

由于自身易犯错的特性,我们不能只根据知识或理性规划社会制度,我们还必须把参与者日积月累的偏见囊括在哪。通常来说,偏见的集合就是所谓的“文化”。正是依据这种偏见,索罗斯提出了“所有的文化都以创造性的谬误为基础”的论断。

番外篇

柏拉图:诗歌与哲学的争吵

诗歌与哲学为什么发生争吵?古希腊人认为诗歌不同于哲学,但也是表达真理、接近真理的方式。哲学则通过纯粹的理性活动来接近真理。

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把诗歌和诗人逐出城邦。诗歌与哲学的争吵说到底是关于教育的问题,诗歌要服从哲学的领导,一定做要敦风化俗。

删除诗歌中的负能量

故事、诗歌中的负能量首先是那些影响影响英雄人物形象的内容。比如《荷马史诗》里经常说英雄人物在地狱游荡、嚎啕大哭,这些情节会让读故事的人长大后变得怯懦。

讲故事的两种策略

策略一:叙述

策略二:模仿,讲故事的人去模仿另外一个角色。好的诗歌作品应该删去那些模仿低贱的人的角色,诗歌中出现的应该是高尚的角色。听故事的人也要去模仿那些好的角色。

音乐与讲故事的秘诀

有些故事是通过音乐传达出去的。

好的音调和坏的音调:删除掉那些靡靡之音的音调。

好的节奏和坏的节奏:有些节奏会让心灵出现扰乱、纷争。

补充:

柏拉图对诗歌的批评,概括起来有三个要点。第一个批评是从存在的等级上进行的,这也是三个批评里面最核心的一个。在柏拉图看来,我们感觉不到、只能用理智把握到的那个理念世界才是最真实的世界,而我们周围的这个现实世界是对理念的摹仿。比如,一个美丽的雕像之所以是美的,是因为分有了“美的理念”,一张桌子之所以是桌子,是因为分有了“桌子的理念”。这样,我们周围的这个现实世界,就在存在的等级上低于理念。柏拉图认为,诗歌的本质是对现实的摹仿,比如诗人描写海伦的绝世之美,是对现实中那个海伦的美貌进行摹仿;诗人描写一张设计精巧的桌子,也是对现实的桌子的模仿。这样一来,诗歌,以及更普遍的艺术,就仅仅是第三等级的存在,是对摹仿的摹仿,不值得我们给予严肃的关注。柏拉图提出的这个“艺术的本质在于摹仿”的理论,主导了西方艺术批评两千多年的时间。

柏拉图的第二个批评是从诗歌对人的影响来看的。柏拉图认为,大多数诗歌的作用都是激荡人的情感和欲望,也就是灵魂中非理性的部分,会让人产生愤怒、恐惧、悲伤、喜悦、怜悯、情欲之类的情感和欲望,受到诗歌影响的人们会放纵自己的情感和欲望,让理性没有办法控制情感。柏拉图总是想让理性来掌控一切,而诗歌对情感和欲望的放纵,是和柏拉图的这个初衷相背离的。

柏拉图的第三个批评是从诗歌创作的角度提出来的。柏拉图认为,诗歌根本就算不上一种技艺,因为诗人根本说不清自己是怎么写出诗歌的,他们写诗就像是有神灵附体,或者像我们今天说的灵感爆发,没有任何理由,因此在柏拉图看来,诗歌创作是一件特别不靠谱的事情,没有章法可寻。
基于这样几个批评,在柏拉图写作《理想国》,设计他心目中的“美丽城”时,挑起了著名的哲学与诗歌的争论,他要把绝大多数诗歌从这个理想的城邦中驱逐出去,比如史诗、悲剧和喜剧,而且点名道姓地要求驱逐荷马这个希腊人心目中最神圣的诗人。柏拉图虽然有极高的文学修养,非常熟悉传统诗歌,他本人也是一个造诣极高的诗人,但是出于哲学和政治的原因,他选择了全方位地批判诗歌,要让哲学和政治与诗歌划清界限。

笛卡尔:六种激情的秘密

什么是激情

所有身体传达给灵魂的情绪,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情绪和欲望。激情的本质在于它的被动性。

比如深夜看到朋友圈美食,身体觉得饿,告诉我们的灵魂:我想吃东西。又比如失恋,不受控制地感到痛苦。

六种激情的秘密

我们所有的激情是由六种基本的激情组成:惊奇、爱、恨、渴望、高兴、悲伤。

要管理激情就要懂得组成自己激情的基本元素。

  • 惊奇:突然的惊讶。两种人不会惊奇:最为愚笨的人对世界麻木不仁;最聪明的人则见怪不怪。

  • 爱与恨:爱有各种各样,如慈善的爱、对毒品的沉迷;爱有不同的等级,如爱小猫、尊敬师长、敬爱上帝。
    恨却很单调,只有一种。

  • 渴望:一种希望,比如希望自己未来更有钱、更美好。

  • 高兴:灵魂深处的惬意,是一种快乐。必须有身体的参与才能实现,比如欣赏了一段美妙的音乐,这需要耳朵的聆听。

  • 悲伤

如何支配和控制激情

不屈从于激情对自己的奴役。

道德品性,尤其是宽宏,能使我们摆脱激情的奴役。

我们的灵魂在根本上是自由的,是不依赖于身体的。因此我们要尊重他人、自己灵魂的自由性,获得宽宏的品质。

尼采:日神、酒神和悲剧

希腊悲剧由两个不同的精神原则,构成了希腊悲剧的内在张力。

什么是酒神和日神精神

日神阿波罗,在阳光照耀下,整个世界单纯透明,一切事物的丑恶一面都被掩盖,整个世界井然有序、生机盎然、迷人。日神精神为人生提供一种活下去的原因,让人们活在一个很美的梦中。

酒神狄奥尼索斯,喝醉酒的状态,不可遏制的生命激情与冲动,比如去参加摇滚演唱会,人们忘掉了自己。酒神精神让人们忘掉日神精神所构筑起来的虚幻的梦,在梦醒后去喝酒、欣赏音乐,把痛苦当做快乐来享受。

尼采比较偏向于酒神精神。酒神精神主要体现在音乐精神。音乐诞生于“醉”的状态。

日神与酒神精神被哲学所败坏

苏格拉底是败坏了两种精神的凶手,因为他提出要“认识世界”。

日神(沉浸在虚幻的梦)与酒神(喝醉酒的状态)都不是以认识、理解的方式来接近世界、到达世界的。

苏格拉底认为它们都是虚假的,他是逻辑、哲学和思辨的,他强调冷静地思考,一切美的事物在他这里变得非常扫兴。苏格拉底的哲学世界里没有艺术的地位。

美的事物本来就依赖于幻觉、依赖于梦、依赖于喝醉酒的状态的。

悲剧精神与人生意义

人生意义从根本上来说,是不能通过苏格拉底式的理性主义、哲学精神来实现的,而大千世界是瞬息万变的,万物皆流,人生无常。

人要在无常的世界活下去,面对生死的幻灭和虚无,只有通过日神和酒神精神,尤其是酒神精神,才能把人生变成审美的游戏。

哲学未必比艺术崇高。

补充:

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都是非理性的冲动。

日神精神好比一场美梦,在梦境中建构了一个和谐完美的世界,然而梦再美究竟是幻境,是蒙着面纱的女郎,并非真实。

酒神精神直观地讲,即人在醉酒后,忘却自我,解除个性化束缚,归复自然,享受天人合一的狂欢状态。而这种状态是更接近真实本质,也更具力量。

日神与酒神精神互相对立同时也互相制约,酒神精神较日神精神更为本质,日神精神防止酒神精神的过度放纵。

答疑课

答疑课1

他心问题

答疑课2

黑格尔:密涅瓦的猫头鹰(智慧)总是在黄昏起飞。
文艺复兴也是在佛罗伦萨由盛转衰后开始起飞。